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箜篌的詩詞箜篌的詩詞是什麽

箜篌的詩詞箜篌的詩詞是什麽

箜篌的詩詞有:《秋夜聞彈箜篌》《天寶宮詞·十三女子擘箜篌》。

箜篌的詩詞有:《李供奉彈箜篌歌》《箜篌引·箜篌且勿彈》。結構是:箜(上下結構)篌(上下結構)。拼音是:kōnghóu。註音是:ㄎㄨㄥㄏㄡ_。詞性是:名詞。

箜篌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箜篌kōnghóu。(1)古代來自西域的譯詞。壹種撥弦樂器,弦數因樂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臥式和豎式兩種。琴弦壹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

二、引證解釋

⒈古代撥弦樂器名。有豎式和臥式兩種。引《史記·孝武本紀》:“禱祠泰壹、後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裴_集解引徐廣曰:“應劭雲: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箜篌。”《隋書·音樂誌下》:“今曲項琵琶、_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舊唐書·音樂誌》:“_臥箜篌_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豎箜篌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有二(壹作“三”)弦,_抱於懷,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郭沫若《哀時古調》詩之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三、國語詞典

樂器名。古代壹種弦樂器。形狀似瑟而較小,弦數不壹,少至五根,多至二十五根。用木撥彈奏。詞語翻譯英語konghou(Chineseharp)_法語konghou(harpechinoise)_

四、網絡解釋

箜篌(箜篌是中國古代傳統彈弦樂器)箜篌是中國古代傳統彈弦樂器又稱撥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後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壹些箜篌的圖樣。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又杜佑的《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後,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印度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關於箜篌的詩句

有女彈箜篌下簾彈箜篌有女彈箜篌

關於箜篌的成語

鬥粟尺布促膝談心獨辟蹊徑東拉西扯電光朝露獨步當時點金乏術擔驚受怕憚赫千裏黷武窮兵

關於箜篌的詞語

黷武窮兵點金乏術大公無私獨辟蹊徑島瘦郊寒獨步當時擔驚受怕促膝談心憚赫千裏東拉西扯

關於箜篌的造句

1、驪龍雙珠光照琴瑟,犀牛壹角聲葉箜篌。

2、臥箜篌與古琴、琵琶、古箏相類似,同屬品柱壹類的彈撥樂器,春秋戰國時的楚國就已出現,漢代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

3、天驚石破: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沈,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4、在那樣古老的歲月裏,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那彈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歲嗎,還是說今夜的我,就是那女子。席慕蓉

5、楊葉__東倚樓,靜女洛水弄箜篌。鴻雁含珠落滄海,溯昭五傑皆風流。身披星鬥花滿袖,壹日品盡月都酒。故人相去萬余裏,新客還來過九洲。君子以澤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箜篌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