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字組成的成語有:破家縣令、附贅縣疣、神州赤縣。
壹、破家縣令:
解釋:指橫暴的地方官。
出處:明朝敖英《東谷贅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予謂此言,強宗豪右當常訟之。”
例子:錢鐘聯《黃公度先生年譜》箋註:“至於晚明,有破家縣令之稱,民反以官為憂,而樂於無官。”
造句:
1、都說破家縣令,滅門刺史,看來縣令的女兒也不含糊。
2、破家縣令,滅門刺史,我等小民如何跟官宦人家相爭!
3、但在官府至上的北宋世界,在破家縣令的大環境下,自己會有極大的風險。
4、有道是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眼下,壹個小小的鎮軍庫官就能拿捏得無法動彈。
5、古話說的好,破家縣令,滅門刺史。
二、附贅縣疣:
解釋:附生在皮膚上的小瘤。比喻多餘無用之物。
出處:《莊子·駢拇》:“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贅肉,懸系之小疣。”
例子:駢拇枝指,由侈於性;附贅縣疣,實侈於形。劉勰《文心雕龍·熔裁》。
造句:
1、前往青煙中學的火車上,旭默大哥哥給恩羽和智圓講了“附贅縣疣”的典故。
2、閎筒正在偷偷地默念李頻的詩《南遊湘漢寄友人》,穿著傑詩格威牛仔褲的東方臣老師猛地來到邊上,叫他用“附贅縣疣”造句,嚇得他耳朵裏嗡地壹聲。
3、成語附贅縣疣源自《莊子駢拇》:“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贅肉,懸系之小疣。”
4、東門中學的盧辰蔚聽賓利學院的人說,使用成語“附贅縣疣”造句是壹件異常不容易的事。
5、成語懸疣附贅出自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疚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
三、神州赤縣:
解釋: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唐劉禹錫《為京兆尹答於襄州第壹書》:“蓋神州赤縣,尊有所厭,非他土之比。”後遂以“赤縣神州”或“神州赤縣”為中國的別稱。
出處: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例子:蓋神州赤縣,尊有所厭,非他土之比。唐,劉禹錫《為京兆尹答於襄州第壹書》。
造句:
1、赤縣神州是中國的別稱。
2、改革的春風吹遍赤縣神州,中國這頭東方的雄獅已從沈睡中蘇醒。
3、走遍赤縣神州,瀏覽過無數名山大川,我覺得還是自己的家鄉好。
4、漢興,與邊郡相接之地帶以州相稱的旨趣,就在公認赤縣神州為***同的活動疆域。
5、但現在是十月,本來在赤縣神州南方,這只能算是中秋,但前不久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