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
[成語解釋]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壹種戰術。
[典故出處]清·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壹百十壹回:蜀人或聲東擊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須分頭守把。
[近義詞]出其不意、出奇制勝
[反義詞]無的放矢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等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擴展資料:
近義詞:出其不意
[成語解釋]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料到。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動。
[典故出處]清·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今日是年晚,此老必定在家,須乘此時調兵圍住,出其不意,方無走失。
[近義詞]攻其不備、出人意外
[反義詞]意料之中、不出所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乘人不備突然行動
[成語結構]動賓式
[產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