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吳琚《續光宗詠安榴》詠石榴詩賞析

吳琚《續光宗詠安榴》詠石榴詩賞析

《石榴·續光宗詠安榴》詠石榴詩鑒賞

吳琚

細疊輕綃色倍醲, 晚霞猶在綠蔭中。

春歸百卉今無幾,獨立清微殿閣風。

這是兩人合作的壹首歌詠石榴花的七言絕句。安榴,即安石榴,簡稱石榴,又叫丹若、金罌。這種花木栽培地區廣泛,六月開花,花色以紅為主,也有黃、白、瑪瑙及紅白相間的。本詩所歌詠的,顯然是紅色的石榴花。前兩可是宋光宗先寫在壹把黃色團扇上的,後兩句則是吳琚續成的。雖然出自兩人之手,但讀來卻渾若壹人所作。

宋光宗,名趙惇,是南宋的第三個皇帝。公元壹壹八九年至壹壹九四年在位。南宋高宗趙構是他的祖父。吳琚的姑母,是宋光宗的祖母,謚號為“憲聖慈烈皇後。”她十四歲入宮,活了八十三歲。她的孫子宋光宗,在位五年,她壹直在世。正因為宋光宗本人和他的父親宋孝宗都很敬重憲聖皇後,所以與光宗應屬叔侄關系的吳琚,便受到孝宗與光宗兩代皇帝的恩寵,可以經常入宮。時值初夏,禦花園中的石榴花盛開了,宋光宗詩興勃發,吟出了開頭的兩句。

“美麗的花朵就象是用薄薄的絲綢精心疊制而成的,顏色是那樣的濃。遠遠望去,就好象火紅的晚霞還在翠綠的樹蔭中燃燒。”

宋光宗的這兩句詩,應當說寫的還是很美,也是很別致的。古往今來,歌詠石榴花的詩為數不少,有把榴花比喻成“絳囊”的,如唐代皮日休就有“壹夜春工綻絳囊”的詩句,也有把榴花比喻成“珊瑚”的,如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中的“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但光宗在這裏卻說它是“細疊輕綃”。至於榴花的顏色,多數詩人都是以火作喻。比如:唐溫庭筠就有“海榴開似火”,清吳偉業有“百棵當戶牖,萬火照樓臺”等等。然而,宋光宗在這裏卻翻用了唐代皮日休的“流霞包染紫鸚粟”這樣壹句詩,直接把榴花比“晚霞”,給人以清新之感。宋光宗在這裏寫出了石榴花的形狀,也寫出了石榴花的顏色,字裏行間,洋溢著他對榴花的喜愛之情。然而,怎樣收尾呢?光宗技窮了。於是,他就把詩題在黃扇上,命他的叔叔吳琚續下去。吳琚果然不辱君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使宋光宗“稱嘆久之”。

“春歸百卉今無幾”,春天歸去了,盛開的百花所剩不多了。“獨立清微殿閣風”,只有石榴花依然開放,清風徐來,把它的花香吹遍了皇宮的每座宮殿和閣樓。在這裏,吳琚陡轉筆鋒,在光宗寫了花形花色的基礎上,壹語道破了百卉雕零“榴花夏開”這壹特點,然後又寫出了榴花開放的環境,結束了全詩,這兩句也飽含著對榴花的贊美與惜愛之情。其基調與光宗是完全壹致的。所不同的是,光宗贊美的是榴花的外在美,而吳琚頌揚的則是榴花的內在美,二者由表及裏,相得益彰,可謂配合默契,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