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韋大人妳可以靜靜地細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妳直陳。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二、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陸遊 朝代宋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三、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壹面鏡子壹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壹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四、柏學士茅屋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壹樣的刻苦讀書,
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五、《論語》
作者孔子 朝代春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壹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壹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壹無所得。
2.古人關於閱讀方法的詩句〔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壹寸光陰壹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明〕於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壹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宋〕朱熹《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宋〕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情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撚時.”〔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詩:“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明〕宋應星《憐愚詩》:“壹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清〕潘際雲《廠橋》:“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裴說《句》:“讀書貧裏樂,搜句靜中忙.”〔唐〕許渾《寄殷堯藩》:“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唐〕杜荀鶴《書齋即事》:“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壹床書.”〔宋〕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宋〕陸遊《寄題吳鬥南玩芳亭》:“讀書不放壹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宋〕範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明〕楊循吉《題書櫥》:“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清〕劉巖《雜詩》:“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清〕汪瑩《示兒》:“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清〕袁枚《寒夜》:“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唐〕杜牧《讀韓杜集》:“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唐〕姚合《別賈島》:“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唐〕韓愈《符讀書城南》:“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宋〕王安石《寄吳沖卿》:“物變極萬殊,心通才壹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宋〕蘇軾《送任極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宋〕劉克莊《贈玉隆劉道士》:“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明〕文徵明《飲子畏小樓》:“尹家在臯橋,喧闐井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清〕袁枚《遣懷雜詩》:“書味在胸中,甘於飲陳酒.”〔清〕彭兆蓀《讀書》:“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兵多行慮嘩,書多語愁蔓.何以節宣之?壹心制眾亂.不見陸士衡,才富轉為患.亦有淮陰侯,多多乃益辦.要以我用書,勿為書所絆.”。
3.關於學習方法的名言5古詩『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3』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4』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 『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7』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榘。” 『8』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子曰:“茍誌於仁矣,無惡也。” 『12』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14』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7』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1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3』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
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25』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 『26』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7』子曰:「可與***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遠之有?」 『28』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29』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0』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壹以貫之。」 『3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 『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 『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34』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5』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曰∶『學詩乎?』對曰∶ 『未也。』 『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 『學禮乎?』對曰∶『未也。
』『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壹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
」 『36』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 『知』不好學,其蔽也 『蕩』;好 『信』不好學,其蔽也 『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 『狂』。
」 『37』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38』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 『39』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40』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1』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 『42』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4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44』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
4.關於規則的詩句我倒~~怎麽感覺妳這題目是出著玩的啊要古詩、也不說要什麽樣的。。是古詩就行是吧?嘻嘻、、我教妳首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呵呵、、開玩笑的啦。。。
詞行不?我有幾首很喜歡的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醉花蔭》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有首詩也蠻有意境的耶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L的、、《無題》不就是古詩?!妳不認詩啊
5.關於學習的古詩大全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百川島東海,壹去不復返!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只要功夫深,鉄杵磨成針!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少年易老學難成
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亭前梧桐已秋深
只要功夫深,鉄杵磨成針!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陸遊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年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朱熹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古代的“勸學詩”集錦
壹、立誌
少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淩煙閣,第壹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誌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月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壹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