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類
1、
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
(江邊的楓葉剛剛經歷過風霜火紅似火,小島邊上的菊花也已經逐漸變得枯黃。)
——賈至《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三》
2、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夜晚我到潯陽江頭送別客人,楓樹、 蘆荻被秋風吹得發出颯颯聲響。)
——白居易《琵琶行》
3、
壹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壹重又壹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遠天高,煙雲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李煜《長相思·壹重山》
4、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深秋楓樹千枝萬枝,江橋掩映楓林之中。日已垂暮,仍不見等候之人乘船歸來。)
——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5、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明早我將掛起船帆離開牛渚,這裏只有滿天楓葉飄落紛紛。)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6、
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
(湖邊壹葉扁舟停靠在岸邊,楓葉、蘆花在秋風裏瑟瑟發抖。)
——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
7、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秋風最愛多管閑事了,它壹來,不但把楓葉變紅,還把人的頭發變白了。)
——趙翼《野步》
8、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鴻雁飛向遙遠的高天,皓潔的日月放射光芒。秋風染紅青楓的綠葉,秋空中降下寒霜。)
——杜甫《寄韓諫議註》
9、
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
(古樹上鴉聲噪鳴壹片,秋風吹落的蘆花楓葉,撒滿寺廟的庭院。)
——張泌《河瀆神》
10、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
(碧山對著水邊的平地有絲絲涼意,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11、
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
(眼前正是盧橘花開、楓葉衰敗的深秋季節,出得門來遙望遠方,京師不知道在遠處的哪個地方。)
——戴叔倫《湘南即事》
12、
更聞楓葉下,淅瀝度秋聲。
(在楓葉掉落的淅瀝聲中,帶來了秋天的訊息。)
——丁仙芝《渡揚子江》
13、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洞庭銜山遠遠近近。楓葉如丹先報寒秋。)
——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
14、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妳的祖國正值風景美麗的秋天,楓葉在微寒的秋光映照下更加紅艷。)
——魯迅《送增田涉君歸國》
15、
臺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
(高臺上不壹定就看楓葉,也會在菊花叢中設宴。)
——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16、
千盤驛路,滿山楓葉,壹灣洞水。
(驛路盤曲彎繞,滿山都是楓葉,流過壹灣河水。)
——朱彜尊《水龍吟·謁張子房祠》
17、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經過深秋寒霜的楓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杜牧《山行》
18、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面對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我憂愁難眠。)
——張繼《楓橋夜泊》
19、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夜晚,天上壹彎微月,江上壹葉孤舟,兩岸是黑黝黝的楓林。演奏者是壹位流浪的樂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鄉之愁,傾註在箏樂之中,低婉壓抑的箏樂,也更加重了客人的鄉愁。)
——王昌齡《聽流人水調子》
20、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古木參天、枝葉扶疏。)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21、
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殷勤地報送秋天消息的,只有壹樹樹火紅的楓樹。)
——李商隱《訪秋》
22、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
(楓樹林紅透了,晚煙青青,天天面對安居水鄉汀洲的鷗鳥,到處充滿流亡飄泊的愁情。)
——蔣捷《少年遊·楓林紅透晚煙青》
23、
巫峽迢迢舊楚宮,至今雲雨暗丹楓。
(綿長高峻的巫峽,靠近舊日的楚宮。到今天巫山雲雨,依然遮暗了丹楓。)
——李商隱《過楚宮》
24、
春岸桃花水,雲帆楓樹林。
(桃花汛漲平了湘江兩岸,飄忽如雲的白帆駛過楓林。)
——杜甫《南征》
25、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看吳姬輕歌曼舞妳我盡情酣飲,不要去管青楓白露秋夜淒寒。)
——王昌齡《重別李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