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蘇幕遮》
2、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3、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壹剪梅》
4、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5、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釋義:
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歸還妳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妳在我未嫁之前。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壹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
天如有情不會老,真情永不會滅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讀者盡管難以明了《錦瑟》詩的思想內容,但那可供神遊的詩境,卻很容易在腦子裏浮現。
鑒賞: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因為夜不能寐,故借酒澆愁,但酒壹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淚,這真是欲遣鄉思反而更增鄉思之苦了。結拍兩句,抒情深刻,造語生新。作者另壹首《禦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則翻進壹層,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寫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態,不及這兩句自然。寫到這裏,郁積的鄉思旅愁在外物的觸發下發展到高潮,詞也就在這難以為懷的情緒中黯然收束。
詩中所說“雙明珠”是李師道用來拉攏、引誘作者為其助勢的代價,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聲名地位、富貴榮華壹類的東西。作者慎重考慮後委婉的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像壹個節婦守住了貞操壹樣的守住了自己的嚴正立場。但當時李師道是個炙手可熱的藩鎮高官,作者並不想得罪他、讓他難堪,因此寫了這首非常巧妙的雙層面的詩去回拒他。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壹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壹句自然過渡到後面的五句,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天不老,情難絕”。這兩句化用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詩句而含意卻不完全壹樣,此處強調的是天不會老,愛情也永無斷絕的時候。這愛情是怎樣的呢?“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絲”“思”,諧音雙關。這個情網裏,他們是通過千萬個結,把彼此牢牢實實地系住,誰想破壞它都是徒勞的。這是全詞“警策”之語。情思未了,不覺春宵已經過去,這時東窗未白,殘月猶明。如此作結,言盡而味永。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對於壹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業無成,光陰虛度,碌碌無為而悔恨無窮。但天資聰敏的詩人,則事在當初,就早已先知先覺到了,卻無可奈何,無限之惘然若失。這就是詩人李商隱,借錦瑟而自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