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將深入骨頭的毒液用刀刮除,達到治療的目的。
特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後來也用刮骨療毒比喻意誌堅強的人。也有意誌堅強的意思。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誌通俗演義》,又稱《三國誌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誌》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該版本也成為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傳最廣的版本。
創作背景: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誌》是三國故事的最早源頭,但這是紀傳體的史書,記事簡略,粗陳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誌》作註,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傳奇色彩與可讀性都大大增強。中唐史學家劉知襲在《史通》中說,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於行路,傳之於眾口”,可見這個時期三國故事已廣泛流傳於民間。
晚唐李商隱的《驕兒濤》中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詩句,說明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婦孺皆知,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並且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