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傷 華佗再世 妙手回春 懸壺濟世 杏林春暖 大醫精誠
回春妙手 回春之術 枯骨生肉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仁心仁術 手到病除 死骨更肉 庸醫殺人 著手成春 華佗在世 在世華佗 懸絲切脈
"大醫精誠"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有《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誌,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壹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來贊譽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
相傳三國時,名醫董奉隱居廬山。他為人看病從不收診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種植杏樹。幾年以後,被治愈者無數,而杏樹也有了十余萬株,蔚然成林。每當杏熟的時候,董奉便貼出告示,凡是到此買杏者,不收銀錢,得用稻谷來換杏。然後董奉又將收到的稻谷,悉數用於救濟窮苦百姓。鄉民們敬佩董奉的人品和醫德,便寫了"杏林春暖"的條幅掛在他家門口。從這以後,"杏林春暖"壹詞逐漸流傳開來,沿用至今。
“懸壺濟世”
《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壹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壹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壹賣藥的老翁,懸掛著壹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壹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壹同鉆入葫蘆中。他睜眼壹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壹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裏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這僅是壹則神話傳說,但卻為行醫者罩上壹層“神秘外衣”。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壹個藥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壹說法保留了下來。
人贊回春手----醫傳蓋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藥銀針除病魔
辛勞采得山中藥----克奮醫活世上人
誰曰華佗無再世----我雲扁鵲又重生
有緣善寫紅十字----立德常學白求恩
銀針憑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藥----煉成九轉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時春
欲向市中求妙藥----須知海內有奇方
無影快刀除隱患----有方奇術解沈屙
神州自有能醫手----東亞何曾見病夫
熱情迎來蹣跚友----高興送歸健步人
要麽醫生說的名言:
白求恩:醫生坐在家裏等病人來叩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今後的戰鬥口號是,前線去,到傷員那裏去,哪裏有傷員,我們就到哪裏去!
土裏沒有種子,長不出小米來,身體裏沒有血,生命就會發生危險,傷員身體裏失去了大量的血,只有補給他們,才能把他們醫好,從壹個健康人的身上,取 — 點兒血,對於身體並沒有妨礙,因為他能很快給自己補上,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血救活壹個戰士,勝於打死十個敵人。
妳們不要以為奇怪,為什麽三萬裏以外,地球的那壹邊象我這樣的人要幫助妳們,妳們和我們都是國際主義者,沒有任何種族,膚色、語言、國家的界限把我們分開。
2.關於醫生的詩句或名言有哪些1、無恒德者,不可以作醫。——陳夢雷
2、醫者人之司命,如大將提兵,必謀定而後戰。——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3、人必有天賦之才而讀破萬卷,庶可以為醫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卷上論治案》
4、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孫思邈《千金翼方針灸上》
5、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脈經序》
6、藥能活人,亦能殺人,生死關頭,間不容發,可不慎歟!——劉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癥最忌服表藥》
7、夫醫誠難知,知之不精,則罪更甚於不知。——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貫眾》
8、蓋醫學通乎性命,知醫則知立命。——趙學敏《串雅內編緒論》
9、讀書而不臨證,不可以為醫;臨證而不讀書,亦不可以為醫。——陸九芝《世補齋醫書李冠仙仿寓意序》
10、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吳瑭《溫病條辨自序》
11、醫之道最微,微則不能不深究;醫之方最廣,廣則不能不小心。——梁拓軒《癘科全書自序》
12、夫醫官用藥,如將帥之用兵。——趙宜真《秘傳外科方總論》
13、人不窮理,不可以學醫;醫不窮理,不可以用藥。——陳士鐸《洞天奧旨卷十六勸醫六則》
14、壹人生死,關系壹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吳尚先《理渝駢文續增略言》
15、學醫總須多讀書,多看各家書籍,自然腹中淵博,胸有準繩。——張畹香《張畹香醫案卷上》
16、蓋醫者人命所關,固至難極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為之也。——徐靈胎《醫貫砭卷上傷寒論》
17、學醫業者,心要明天地陰陽五行之理,始曉天時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吳謙等《醫宗金鑒運氣要訣》
18、醫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專。必精而專,始能由博而約。——趙晴初《存存齋醫話稿序》
19、醫以濟世,術貴乎精。——吳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古詩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註釋 ①十五夜:指農歷八月十五的夜晚。②郎中:官名。
③地白:地上的月光。④棲:歇。
解說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壹層霜雪那樣白,樹枝上安歇著烏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
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家,小詩借用中秋賞月這壹習慣,巧妙含蓄地把詩人的別離思緒表現了出來。 王建簡介: 王建(約767-831)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
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發初為吏”,沈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 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
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寫過壹些小詞,別具壹格,《調笑令》,原題為“宮中調笑”,可見本是專門供君王開開玩笑的,王建卻用來寫宮中婦女的哀怨:“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末句斬釘截鐵,守望之情,躍然紙上。
又如《江南三臺》:“揚州池邊小婦,長幹市裏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純是白描,別有情趣。 顧起綸《花庵詞選跋》:王仲初古《調笑》,融情會景,猶不失題旨。
《玄煙過眼續錄》:楊元誠家所藏王建親書官詞壹百二十首,極其婉轉夭麗,令人罕能及。 黃花庵《花庵詞選》:仲初以宮詞百首著名,三臺令、轉應曲,其余技也。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節短韻長,獨彈古調,以“團扇”起筆,《詩經》之比體也。意隨調轉,如“弦管”、“管弦”句,音節亦流動生姿,倘使紅牙按拍,應怨入落花矣。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王仲初《調笑令》雲:“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結語淒怨,勝似宮詞百首。
許彥周《彥周詩話》雲:張籍、王建樂府宮詞皆傑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氣不勝也。
4.關於柴扉的詩句1、塵榻為子下,柴扉為子開。——王灼
2、沙路縈紆處,柴扉蕩析餘。—— 俞德鄰桐廬縣作
3、落葉積莓苔,柴扉半不開。——釋子淳 冬日寄住庵僧
4、花徑呼童掃,柴扉為客開。—— 區元晉飲郭都諫別墅 其二
5、我屋雲山下,柴扉也不扃。——山居
6、柴扉堪泄泄,詩酒靜相供。——郭之奇 題驛舍畫屏二首 其二
7、積雪斷山路,柴扉晝不開。——顧清 題張性夫小景四絕句 其四
8、柴扉閑永日,稚子汲寒泉。—— 謝榛北園夏日
9、野浦凍雲深,柴扉晚煙薄。——敦敏 訪曹雪芹不值
關於柴扉的古詩:
《遊園不值》
宋代詩人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詩意:
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遊園所見所感。此詩先寫詩人遊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後看到壹枝紅杏伸出墻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詩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體現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點,情景交融,膾炙人口。
作者: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學家、詩人。祖籍建陽。原姓李,後嗣於龍泉葉氏,祖父李穎士於宋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曾任處州刑曹,後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穎士抗金有功,升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後因趙鼎黨事,被貶。紹翁因祖父關系受累,家業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光宗至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葉紹翁著有《四朝聞見錄》,補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庫全書》。詩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補遺》,其詩語言清新,意境高遠,屬江湖詩派風格。
5.關於友人的詩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 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三國.魏.曹植>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唐.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沈中路分------唐.賀蘭進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南朝宋人陸凱的《贈範曄詩》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 同門為朋,同誌為友。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唐朝陸龜蒙《別離》 人生得壹知己足也,斯世當以同情視之。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中秋佳節詩句:《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壹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壹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臺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
6.關於鄉愁的詩句古詩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杜甫《春望》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7、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月夜憶舍弟》9、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高適《除夜作》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11、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1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1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宋之問《渡漢江》14、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次北固山下》15、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1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 王維《雜詩三首·其二》17、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18、***看明月應垂淚,壹夜鄉心五處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19、夜來幽夢忽還鄉。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2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 於謙《觀書》21、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 王績《野望》22、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2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24、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 張籍《秋思》25、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2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維《雜詩三首》27、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28、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壹程》29、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 李白《渡荊門送別》30、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31、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32、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 張九齡《西江夜行》33、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 夏完淳《別雲間》34、墻裏秋千墻外道。
—— 蘇軾《蝶戀花·春景》35、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36、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 馬戴《灞上秋居》37、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 韋應物《聞雁》38、壯年聽雨客舟中。
—— 蔣捷《虞美人·聽雨》39、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 崔顥《長幹行·君家何處住》40、春風壹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 武元衡《春興》41、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 宋之問《渡漢江》42、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 李白《關山月》43、壹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 —— 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44、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45、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 賈島《題詩後》46、無情對面是山河。
—— 辛棄疾《定風波·席上送範廓之遊建康》47、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48、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 盧綸《長安春望》49、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歸》50、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51、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 杜甫《絕句二首》52、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 高適《除夜作》53、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 夏完淳《別雲間》54、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 蘇軾《蝶戀花·春景》55、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 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57、江漢思歸客,乾坤壹腐儒。
—— 杜甫《江漢》58、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59、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 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60、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61、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 崔顥《長幹行·君家何處住》62、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63、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 劉邦《大風歌》64、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 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65、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7.關於寫情的詩句1.紅豆(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江城子(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4.釵頭風(陸遊)
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壹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5.釵頭風(唐琬)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6.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8.關於醫生的詩句人贊回春手----醫傳蓋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藥銀針除病魔 辛勞采得山中藥----克奮醫活世上人 誰曰華佗無再世----我雲扁鵲又重生 有緣善寫紅十字----立德常學白求恩 銀針憑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藥----煉成九轉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時春 欲向市中求妙藥----須知海內有奇方 無影快刀除隱患----有方奇術解沈屙 神州自有能醫手----東亞何曾見病夫 熱情迎來蹣跚友----高興送歸健步人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誌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壹回雨露壹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壹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辛棄疾 滿庭芳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沈香。
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壹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
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藥名次韻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