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關峨眉武術的文字記載,確實甚少。可以查尋到的資料,有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所著的《荊川先生文集》,此書內有詩壹首,題為“峨眉道人拳歌”。全詩***30行,每行七言,對峨眉拳術進行非常生動形象的描述:忽然豎發壹頓足,崖石進裂驚沙走。
來去星女擲靈梭,夭矯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鉆針眼透。
百折連腰盡無骨,壹撒通身皆是手。
……
全詩記述了峨眉拳從起式到收式的整個表演過程,同時也描述了峨眉拳的身法、擊法、呼吸、節奏等各個環節。
由此可見,明清時期,峨眉派成為壹個由女子另創的武林門派,開始的時候叫做“玉女拳法”,後因祖師入了佛門,又以稱女子為“蛾眉”和佛教聖地之“峨眉山”的雙重含義而得名。從宗教淵源上看,峨眉也僧也道,而以道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