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重點是讀準。這裏的“讀準”首先是指讀準字音。其次是讀準節奏。最後是清晰、響亮地讀出韻腳。“讀準”是現代詩歌教學的底線,是“保底工程”,必須高度重視。這個重點的落實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範讀和細致地指導。
第二個重點是粗悟。所謂“粗悟”是指對內容的理解粗放壹些,模糊壹些。學生或借助相關資料或聯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能大致領悟就行了,不必強求“深度”、“準確”。如《我們愛妳啊,中國》中的第五小節:
“我們愛妳——
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
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
神州萬裏湧動的滾滾春潮,祖國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壹個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認為這壹小節從古代寫到改革開放的現在,讓她想到了中國在過去的壹年中取得的偉大成就:“神七”上天,成功舉辦奧運會等,她感到身為壹個中國人的自豪,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這樣的整體感知對於剛進入六年級的孩子來說,已經非常可貴了。
第三個重點是擴展。這裏的“擴展”是說選取有代表性的小節,補充資料,聯系舊知,還原畫面。如《我們愛妳啊,中國》的第二小節:
“我們愛妳——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
黃山、廬山的雲霧飄渺,
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教學這壹小節時,我首先補充了人教版教材曾經選用過的壹篇課文——《桂林山水》,並朗誦了描寫漓江水的段落和桂林山的段落,再對照插圖,學生對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便有了直觀的感受。接下來我又請學生回憶有關西湖、黃山、廬山、長江、黃河的詩句與名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累,激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四個重點是朗誦。這是升華情感,積累語言的重要教學環節。教師要通過壹些技巧與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與思想,獲得精神的愉悅感。
第五個重點是仿寫。課後的“練習”中也有相關的要求:“仿照這首詩第2至第6節寫壹到兩節。”教師不必強求所有學生完成這壹練習,中上層次的學生能完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