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寫關於雨的詩的隨筆400字

寫關於雨的詩的隨筆400字

夜暮了,秋風漸起,月光透過窗紗照到床前,酒過三巡,李白獨坐床前,手端酒杯,望著壹輪明月,愁緒滿懷,思緒萬千。於是,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極普通不過的幾句話,但這幾句話讓後來的人們不斷吟誦之後,便成為了家喻戶曉、最具魅力的五言絕句《靜夜思》。李白壓根兒就不曾想到,就是那幾句簡單的話,在壹千多年之後,竟然會作為識字入門的經典詞句,被人們壹直所傳誦,要是李白知曉的話,肯定會大笑不止。%D%A  提起唐詩,不能不提我國詩仙第壹人———李白,而說起李白呢,我們又不能不提到李白詩中的酒。在他的生命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酒是李白心靈的慰藉,酒是李白詩作的源泉與動力。缺乏美酒的滋潤,李白的詩便顯得有些單薄與蒼白無力。後人這樣說道:“李白酒杯壹端,文思如泉湧,壹口下肚,運筆如有神。”用他自己的詩句來說:“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淩滄州。”李白的詩斷不可離開酒,詩中的酒也離不開李白本人,即詩外的酒和詩中的酒已渾然融為壹體,酒既成就了李白,也輝煌了唐詩。%D%A  後人談論詩作的成就,言必稱“李杜”,“李杜”宛如屹立於我國詩歌顛峰上的兩棵奇芭。杜甫,詩學博大,力充氣盛,無所不包。李白呢,他天性不羈,浪跡天涯,以詩酒自適。因此,王士禎稱七言歌行子美如《史記》,太白似《莊子》。我想,這裏邊,或許和李白喜飲酒、信道教、好劍術是有些許緣源的。%D%A  “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人生難得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確,李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李白淡泊名利,恬適自然。他在長安供奉翰林,雖說不上是春風得意,卻也是灑脫無拘,“歡言得所憩,美酒聊***揮。”、“我醉君復樂,陶然***忘機。”酣飲放歌,陶醉於壹種無拘無束,心怡飄然的風味中,將人世間的機詐之心,壹掃而空。%D%A  在酒的世界裏,李白可盡情的遊樂歡快,豪邁奔放,不受任何束縛,不向任何勢力低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是何等自在逍遙,李白的詩似壹壺壺醇厚芳香的佳釀,多麽沁人心脾啊!%D%A  李白不是那種特別擅長思鄉的詩人,除《靜夜思》和《宣城見杜鵑花》之外,我們幾乎找不到其懷鄉的詩文。無論是身處山水美景而雀躍,還是身心疲憊而傷感之時,酒總是時時陪伴在其左右。難怪,杜甫稱其為“酒中仙”,的確名副其實!%D%A  李白二十五、六歲出蜀,曾漫遊各地,天寶初年,賀知章敬仰其文才,推薦給唐玄宗,後司職翰林,作為侍從草擬公文。不足兩年,因憮楊貴妃被讒言而辭官離京。途中李白仿徨苦悶,乘著酒意,壹篇傳誦甚廣的力作《月下獨酌》便應運而生。詩人獨自在外,於月色滿地的花叢中,擺下壹壺好酒,邀月對影,結伴成三人,時而同飲,時而歡歌,載歌載舞,宛如友人聚會放歌暢飲,不亦樂乎。與月光、影子成群同飲***舞,這,當然是詩人的壹種幻覺而已,或許李白喝了不少酒而酩酊大醉,開始夢遊了吧。然而,李白當時畢竟是“暫伴月將影”,而非“行樂及春”、“永結無情”,因此,詩中字裏行間顯露其“借酒澆愁”、“抽刀斷水”的傷感之情。%D%A  李白從小抱有“輔弼天下”的誌向,但壹直不得誌,於是,產生了不可抑制的憤激之情,面對“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的美酒佳肴,竟萌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之情。李白能喝酒“鬥十千”,也許,這有些誇大其詞,或許古代酒杯尚淺,所乘之酒甚少。但能飲“鬥十千”者,想必也是海量了。%D%A  當李白遭受了壹連串挫折之後,回望曾經所走過之路,個人抱負仍無著落,才華不得舒展,因而“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但李白並未因此而放棄了遠大的政治抱負,對人生前途豁達仍溢於言表。李白與鮑照的壹味悲憤決然不同,李白始終堅信自己必然會有遠大前程,像宗愨那樣“乘長風破萬裏浪”,總有壹天會施展其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但命運似乎偏偏同他開了個大玩笑,壹生終不得誌。%D%A  李白曾壹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安史之亂,輔佐永王璘而受牽累,流放於夜郎,中途遇赦東歸,晚年流落江南壹帶,六十二歲病死於其族叔李陽冰家中。南唐後主李煜成天不問國事,天天沈迷於詩詞酒色,詞填得可謂精妙絕倫,甚是了得,但最終卻落得個家亡國破,自己也淪為囚徒的悲慘境地。倘若李白仕途壹帆風順,實現其政治抱負,他還能否擁有那份天生與之俱來的浪漫情懷?我也懷疑,是否還能欣賞到李白曾留下的那壹首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D%A 無從考證,李的佳作是不是是全是酒後而作,但可以肯定,李白酒後,吟唱出了不少傳世名篇。“敏捷詩千首,飄零酒壹杯。”是他的好友杜甫對他壹生的最佳寫照,也道出了李白的詩情與酒意。%D%A  詩仙李白也自稱“酒中仙”。由此看來,要白因詩而成仙,李白也因酒而成醉仙。%D%A  李白與酒緣定終生,難舍難分。“百年三萬六千日,壹日須飲三百杯”%D%A  杜甫有詩雲:“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D%A  好個“酒中仙”!%D%A  尋酒不歸的李白,天子差人找他;%D%A  酩町大醉的李白,寵臣伺候著他;%D%A  睡眼惺忪的李白,卻依然詩如泉湧,醉筆生花。“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D%A  於是,壹個醉態可掬的李白,壹個真真切切的李白,就這麽瀟灑的醉在天子的腳下,醉在眾臣的面前。時至今日,大浪淘盡,李白依然鮮活的吟醉在我們腦中。%D%A  好個李白!%D%A  “嗜酒見天真”.他的真,就如他口中的酒,不摻半點兒水。%D%A  榮華富貴算什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功名利祿算什麽!“黃金白璧買歌笑,壹醉累月輕王侯。”%D%A  這壹切的壹切,都可隨杯中酒壹飲而盡,淡然而消。%D%A  有人同飲,他“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這是何等的氣魄!他喝出了萬丈豪情。%D%A  無人對酌,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又是何等的詩意!他喝出了浪漫飄逸。%D%A  得意時,他必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D%A  失意時,他抽刀斷水,舉杯消愁。%D%A  雖“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可我們看不到消沈萎靡的李白,李白依然故我。也許,正是酒,使李白愁而不悲,悲而不戚,戚而不傷,傷而不廢。正是酒,使李白忘卻了人間的煩憂。正是酒,使李白活的瀟灑活的從容.%D%A  於是,我們看到了壹個“風歌笑孔丘”的李白;壹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壹個“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D%A  醉酒下的詩文,氣勢是強烈的,意境是奇特的,想象是大膽的,語言是誇張的.他讓自己的生命力和個性在酒中充分的釋放,在詩中盡情的張揚.想長安,“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入京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憂愁時,“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無怪乎,杜甫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於是乎,昂揚中我們看到了理智,陶醉中又見其覺醒.千裏送別,“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對待功名,“且樂生前壹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思考人生,“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D%A  “對酒步覺瞑,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李白在自然中徜徉,酒中的李白與自然已渾然壹體了.%D%A  酒中乾坤蕩蕩,詩裏皓月湯湯.酒蘊育了李白的風流,酒升騰了李白的詩文.%D%A  自古鮮花送美人,寶劍贈名士,那麽,酒,不就是上蒼給予李白的最好饋贈麽?酒,對於李白,不正是絕配麽?%D%A  唯李白,方顯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萬丈,酒的萬古柔情,酒的羽化登仙。李白讓中國酒文化的到了最好的傳承.在李白的杯中,酒發揮的淋漓盡致,飄香流芳。%D%A  李白因酒而越發灑脫飄逸:酒因李白而更加酣暢淋漓。%D%A  不知是酒成名了李白,還是李白成名了酒。%D%A  只知道李白與酒相得益彰,酒與李白已融為壹體。%D%A  於是,當妳拿起李白的千古詩句時,妳會聞到壹陣陣濃郁的酒香,不讀,已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