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運用排比,增強氣勢,提升作文新高度
排比是作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不但能增強氣勢,還能解決考生無話可說的難題,還以“朋友圈”為例:
打開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壹個完整的文化微縮景觀: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懷黨”;既有痛心質問“傳統文化怎麽了”,也有娓娓道來“告訴妳壹個真實的美國”;既能看到古典樂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種“非主流”、“腦殘體”……,文化其實已經寫進了每壹個人的生活裏。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透過“朋友圈”這樣壹個生活常見的案例,可以引起閱卷人的***鳴,增加亮點,同時也增強了氣勢,提升了文章的高度,突破了無話可說的瓶頸。
二、巧用設問,切入主題,優化作文舊模式
修辭手法有很多,設問也是常見的壹種。很多考生常常提出壹個設問就草草了事,沒有案例支撐,這樣的設問比較單薄,其實結合壹個反面案例,就會達到不壹樣的效果。以今年比較火的電影《小時代》為例:
去年以來,《小時代》系列電影持續掀起話題,拋開其內容不論,這票房和輿論的“雙重風暴”也讓人思考:電影創新該如何傳遞正能量、講述好故事?電影產業如何營造壹種正面的文化氛圍?文化的發展應該是社會中每壹個人,肩負起來的責任,其中媒體人要樹立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意識。
這個案例中的電影只是壹個切入點,估計《小時代》很多人都看過,但是能否通過電影,發出壹種設問,上升壹定高度,看到事件後面的本質,其實也是體現考生能否深入論證的能力。
三、活用白描,承接地氣,凸顯作文個性化
白描的寫法其實在我們的高中時代就很常見,在散文中的使用尤為突出。白描就是對於某壹行為或者細節進行突出的描寫,這種方法能夠凸顯考生文采,但是在議論文中,最好使用在開頭和結尾,不要用在論述部分,因為會影響文章的論證效果,以如今的書店為例:
暮春,子夜,北京壹角。毗鄰王府井大街、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依然燈火通明。幾張書桌,數盞燈光,秒針滴答有聲,手指劃過書頁,頗有“夜深還照讀書窗”的意境。壹些學者感慨:“找到閱讀的價值,才有文化的回歸。”
這樣的寫法盡量是引出總論點的時候使用,讀起來能夠讓人心中沈靜,“接地氣”,也是個性化表達的較好方式之壹。
考生對於如何獲得好的作文分數壹直較為困擾,關心身邊每壹個人、每壹件事,從簡單的寫法開始,加強練習,不斷增加亮點,凸顯個性,論證深入,凸顯新寫法、新思路、新內容,高分其實已經在慢慢向妳靠近!
關於申論的寫作技巧21.簡明精煉
標題要做到言簡而意賅,用最少的文字體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簡潔有力,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用詞精煉,語句簡明,使閱卷者壹眼就能看明白,忌繁瑣饒舌。具體到字數,原則上單層標題不應超過壹行,復合標題不應超過兩行。
真題鏈接
“給定資料7”中講述了農婦劉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間發生的壹段感人故事,請妳以這個故事為話題,自擬題目,寫壹篇文章。(40分)
要求:
(1)結合“給定資料”,並註意聯系當前社會實際和自身體會;
(2)觀點明確,內容充實,層次清楚,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000字。
分析
標題“道德重建,是社會、民族、國家的未來”雖然是壹句普通的陳述句,但是簡明精煉,直接道出“道德重建”的重要性,體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體現主題
標題的作用還要能夠體現出題幹對主題的要求和材料的主旨,尤其對於明確給出文章主題、立意方向的題目,標題可出現題幹給定的關鍵詞,以免造成“跑題”。
真題鏈接
參考給定材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壹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
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分析
題幹要求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那麽文章寫作的關鍵詞就是“黃河精神”。通過審題,標題宜開宗明義,直接出現“黃河精神”字樣,另外,還要明確題幹的最終落腳點是弘揚黃河精神,即怎樣去傳承和弘揚黃河精神。如標題可擬為“弘揚黃河精神 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或“弘揚黃河精神 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進步”等。
3.提出總論點
申論文章的標題要概括出文章的總論點,做到“標題即論點”,使閱卷人第壹眼看見標題就能推斷出整篇文章的核心觀點。
示例
中心論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必須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道德建設。
標題:大力加強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分析
標題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論點,首先找到中心論點的關鍵詞“道德”,同時聯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的背景介紹,用凝練的詞語歸納概括,實現“標題即論點”。
4.書寫要規範
文章標題要居中書寫或空四格書寫,副標題則在前面加破折號並在主標題文字下縮進兩格書寫,盡量做到兩邊空格均勻。
破解文章結構
壹、標題規範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結構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結構直接關系到文章的總論點是否突出、說服力。結構完整,詳略得當則思路順暢,層次分明,可以使論證更顯邏輯性;反之,則思路滯澀,層次不清,缺乏說服力。
二、開好頭
申論文章開頭講究“短、快、靚”。短,即是要簡潔,最好以三句左右的篇幅引入話題或寫作對象。短,能夠直接突出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因為評分標準中有“中心明確”的具體要求,所以需盡快點名文章的基本觀點。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考官評分,也有利於展開論述,不至於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文章寫作忌諱。靚,即要精彩。盡量采用名言或者重大會議的決議精神,以吸引閱卷者,留下好印象。
三、中間段寫好首句和末句
申論文章寫作的關鍵就在於論證部分,而論證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中間段落(或稱分論點段落)的論述。中間段常見的論述模式就是:首句提出分論點或者使用承上啟下的過渡詞句;中間圍繞分論點,適當運用恰當的事實、理論依據,或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分析說理;段尾最後結合論述內容,寫壹兩句小結的話語。其中,首句和尾句直接勾勒了文章的脈絡,顯示全文的論述思路。
四、結好尾
結尾是全文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寫結尾以保證全文結構的完整。結尾應當響亮有力,催人奮進,令人警醒。申論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更不能畫蛇添足。
打造語言亮點
壹、引言――旁征博引,凸顯底蘊
文章之中出現詩歌、散文、名言警句,並且引用恰當合理,考官在閱卷中讀之壹定感覺如沐春風。環球網校專家建議大家積累名言警句時,可按照考試熱點進行分類,每個熱點話題背誦壹個或兩個即可,壹天背兩個,考試的時候相信妳的儲備壹定足以應對這個考試。
二、排比――增強語勢,深化中心
運用排比手法,層層推進,可增強氣勢,氣貫長虹。可在開頭和結尾兩部分以事例或意義進行排比,由三句或三句以上內容相關、結構相似的句子組成。
相較於名言警句的積累,排比句的書寫可謂是壹項技術活,需要大家在平時的時候多寫多練,掌握了這門技術,在考場上自然而然的運用就可以了。排比中比較普遍且簡單的書寫結構如下:
用法結構
結構壹:從A事例到B事例+從C事例到D事例+從E事例到F事例……
例如從菊兒胡同的詩意棲居到芙蓉古鎮的楓涇尋畫,從媽祖文化的源遠流長到鶴西缸窯的空谷絕響。
結構二:當問題1發生時……+當問題2發生時……+當問題3發生時……
例如當某市政府為了追求人類利益最大化而大肆屠殺狗類時,當M市某機關工作人員為壹時痛快而虐貓時,當某企業為了追求巨額利潤而在活熊體內取膽汁之時,我們不得不羞愧的承認當前我國動物福利保護還存在很大缺陷。
結構三:(個人)意義1+(社會)意義2+(國家)意義3……
例如誠信是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取信於民的重要基礎,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有效保障。
當然排比句的書寫不止這三種,只要多寫多練,相信很多考生在考場上必然能做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運用排比可以增強整體氣勢,猶如江濤海浪,連綿不絕,同時引人入勝,增加文采。在文章論證部分運用可以增強說服力,尤其以具體事例或感受排比可壹定程度上避免文章假大空。
三、對比――形象鮮明,感受強烈
對比手法,常用於分論點論證,可以增強說服力,能夠鮮明表達出所要凸顯的觀點。俗語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正與反、優與劣等的對比,可以形成強烈的表達效果,揭示事物的本質,盡得風流。
除了上述常用三種方法外,亮點打造的方法還可以利用比喻法、例證法、原因、影響分析法、轉折遞進法等,在此不再壹壹贅述。在實際考試中,考生不要局限於壹種寫法,將多種方法結合,運用自如,相信最後壹定會在文章起伏中實現“山登絕頂我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