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讀詩“蚌殼裏的夜,有多長

讀詩“蚌殼裏的夜,有多長

蚌殼裏的夜,有多長?

珍珠 蚌殼裏的夜,有多長?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擺脫苦悶與憂傷.

如果被昔日的淚水淹沒, 我的生命不會閃光.

《珍珠》壹詩告訴我們:珍珠在蚌殼裏經過了無數的黑夜,受到了無數的磨難,擺脫了無數的苦悶與憂傷,才換得了生命的閃光.可見,生命離不開磨難,只有經歷磨難,戰勝磨難,才能贏得生命的輝煌.

大自然告訴我們: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磨難怎麽能見彩虹. 人生存在許多的變數,我們不能期待著壹帆風順,那是不現實的,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勇氣與堅定的信心去面對困難,去迎接挑戰. 我想到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主人公桑地亞哥是壹位以捕魚為生的老頭.他連續八十四天出海都沒有捕到壹條魚.在我們看來,他運氣實在太差了,他再也不會出海捕魚了.但是,出人意料,在第八十五天老人又拿起他的捕魚工具,駕著小船,毅然決然地駛身了深藍的大海.這次,他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成功地捕獲了壹條大馬林魚.如果他被以前的失敗嚇倒,那麽這條大馬林魚只會在他的夢中出現.他向我們展示了壹個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敗的硬漢形象,更展示了壹種面對暴力和死亡時的堅定態度、無所畏懼的勇氣和為了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的精神.桑地亞哥給我們留下的是壹種力量,這種力量在灰色的天空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激勵著每壹位讀者. 在文豪筆下的人物如此,那麽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呢?回顧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人物數不勝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蘇軾.蘇軾是文壇上的寵兒,卻是仕途上的棄兒.他的才能我們有目***睹,但他的命運多磨難.他老來得誌,“左牽黃,右擎蒼,千騎卷平岡,”“西北望,射天狼”.他的豪學以致用壯誌引起了多少人的***鳴,但他在歷經人生短暫的輝煌之後,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烏臺詩案後,他壹貶再貶,但這並沒有擊敗他,在黃洲赤壁,他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沙湖道中在輕吟“竹杖芒鞋輕勝馬,壹蓑煙雨任平生”.被貶之後,蘇軾進入了壹種榮辱皆忘的境界,他胸襟曠達,同時,他又自比,“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建功立業之心不減當年.如果東坡在遭貶之後就放棄自己,那麽,肯定地說他不會留下那麽多動人的詩篇.正是因為他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才成就了他壹代文豪的光輝形象,才使他成為歷史長河中壹顆耀眼的明珠! 翻開歷史的畫卷,歷史在悠然的躺著.受了宮刑的司馬遷因為隱忍了巨大的痛苦得以完成壹部史學巨著《史記》;坐在輪椅上的霍金精心研究“黑洞”“誇克”的奧秘,讓我們對神秘的宇宙有了更多的壹分了解. 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的人,有誰不是經受了物質和精神煉獄得以成功的呢?當我們身處困厄、面地磨難的時候,我們要有桑地亞哥的精神,勇敢地戰勝不幸和痛苦;也要有蘇軾的曠達,成功地擺脫苦悶與憂傷,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像珍珠壹樣晶瑩剔透,璀璨奪目!

生命的突圍河南省濮陽市第壹高級中學 董克嘉 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遠離京都的路上,他出乎意料的平靜:沒有對小人的憤怒咒罵,沒有對蒼天不公的仰天長嘆,沒有對至親結發的依依不舍……或許已在磨難中變得麻木不仁,去往黃州的路上只留下壹個失魂的蘇軾,孑然壹身,形影相吊. 公元1082年,同樣是在壹個寂寥的悲秋,又恰在壹個最易令人觸景傷懷、吊古傷今的地方,蘇軾與友人飛舟月下,舉酒誦詩.幽幽的簫聲中,蘇軾出乎意料地將失去的壹切拋在腦後.在壹個最該失意惆悵、痛哭流涕的時刻,他選擇與清風明月為伴,超乎人生得失,以壹種失落文人特有的豁達包容了永恒與瞬間. 從此,歷史上少了壹個失魂落魄的蘇軾,卻多了壹個挾飛仙以邀遊,抱明月而長終的蘇子;朝廷裏少了壹個醉心政治的高官,卻多了壹個牽犬擎蒼,親射虎看孫郎的太守.歷史埋葬了壹個權顯壹時的官吏,卻又在中華文化的園地裏扶植起壹個砥柱中流般的巨人.於是,蘇東坡完成了壹次驚天動地的突圍,不僅是文化的突圍,更是生命的突圍. 我們或許沒有經歷過“蘇東坡式的人生”,但生命又何嘗不是在壹次次“蘇東坡式的突圍”中不斷發展?生命就像艱難困苦交織而成的網,常會在難以預料中壹次次羈絆我們前進的步伐.流淚與抱怨或許是消解痛苦最為簡便的方式,但淚水與躁怒往往會將我們推向更黑的深淵.在苦難中,生存的唯壹辦法就是組織堅定有力的生命突圍. 對於如茵的綠草,它最終的歸宿也許是在羊兒口邊簌簌地哀嚎,也許是在疾風蹂躪下不甘地折腰,或許是在幹旱摧殘下痛苦地死亡.然而,在炎炎烈日之下,我們猶能看到它們躁動全身的綠意,孜孜不倦地潛滋暗長.渺小無比的秋蟲,生命甚至短暫到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在大地的每壹個角落,妳盡可聽到它們在轉瞬即逝的生命中那歇斯底裏的絕唱.自然的循環周而復始,這也決定了事物的誕生必帶有悲劇性的落幕.即使這樣,各種生靈仍舊用壹次次生命的突圍有力地抗爭著無情的自然法則.也正因為這樣,大自然才會不懈地綻放勃勃生機.耳聞嘶啞的蟲鳴,身為萬物之靈長的我們還有什麽權利為苦難流淚和悲傷? 正如《珍珠》所寫的那樣: 蚌殼裏的夜,有多長?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擺脫苦悶與憂傷. 如果被昔日的淚水淹沒,我的生命就不會閃光. 朋友!我們真的需要從困苦中突圍!不為別的,只為生命閃現耀眼的光芒.

水果不僅需要陽光,也需要涼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僅需要歡樂,也需要考驗和困難.很多時候,“突圍” 不僅僅是擺脫壹種困境,追求壹種光明,更是理想的升華,生命的涅槃.是深味苦難,盡嘗辛酸之後,依然閃耀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