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秋風秋雨愁煞人,作者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秋天的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壹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壹個愁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
秋浦歌
唐-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愁生白發,人所***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壹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許多,但此句不僅新穎警辟,而且既貼切又富有力度。遂為名句。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懷,寫出愁思之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無法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