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詩詞如下:
壹、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舒頔《小重山·端午》
賞析:這是壹首描寫端午節的詩歌,作者舒頔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來表達對屈原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表達了屈原忠誠不渝、堅定不移的精神品質,同時也展現了他的偉大和卓越。第二句表達了作者在讀完《離騷》之後所感受到的悲痛和哀思,因為屈原的遭遇和命運讓人感到無比的惋惜和心痛。
二、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賞析:,這首詞以端午節為背景,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生活風俗。上片寫端午節的風俗,用“榴花”“楊柳”“角粽”等端午節的標誌性景象,營造了端午節喜悅的情緒。
三、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賞析:此詩雖在端午佳節,卻壹反前人對端午節民俗的傳統寫法,另辟蹊徑,以屈原的懷石自沈之事來襯托競渡的歡鬧場面,認為屈原的魂魄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表達了對傳統節日風俗的認同。
四、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賞析:“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該句表達了端午節的時間正在接近夏天的中心,白天的時間也逐漸變得更長。這壹句通過對端午節天候的描述,展現了端午節的特色。
五、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賞析:詩句“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中,通過描述端午節常年風雨交加的情景,象征性地表達了人們似乎覺得風雨是在為屈原述說他的舊日冤情。這既顯示了人們對屈原深深的同情和懷念,也傳達出對歷史不公的深深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