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如何賞析古詩詞的表達技巧?

如何賞析古詩詞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也稱表現手法)包括三個方面,即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註意表達技巧起到的作用,表達的內容和達到的效果。?

(壹)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直接(即景抒懷、直抒胸臆)、間接(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誌、懷古傷己);?

2.描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間接(側面);?

3.詠物(敘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議論(議論往往與抒情結合壹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二)修辭手法及作用?

描繪類(作用:生動形象):誇張(生動地突出了…特征)、比擬(生動傳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發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結構類(作用:和諧音韻、強調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對偶、反復、頂針;?

語氣類(作用:增強語氣、強化感情、引發思考):設問、反問。?

1.比喻,用壹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壹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3.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4.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壹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5.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得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6.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壹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7.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8.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9.起興,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10.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壹起表達同壹樣的情感

(三)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表現手法的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寫景抒情的詩詞: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遠近著筆、著眼視聽、動靜結合、以動(聲)襯靜、繪聲繪色、虛(寫情)實(實像、實事、實境,寫景)相生、樂景哀情、以景結情等;?

詠物言誌、詠史懷古的詩詞:常常借外物表達自己的人格,化無形為有形,象征(比喻)、托物言誌、鋪陳、對比(揭示對立面,突出形象)、反襯等;?

邊塞征戰的詩詞:渲染、烘托、比興、以小見大、象征等;?

即事感懷的詩詞:移情於景借景抒情、樂景哀情以景襯情、避實就虛移筆於人、直抒胸臆、對比、反襯、烘托、曲筆(正話反說)、抑揚對應、聯想、想象、用典、鋪墊、照應、伏筆(暗示)等。?

常見的表現手法示例:?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壹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壹種抒情方式。

2.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誌和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作者通過對某種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的抒情方式。

3.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

4.鋪排。?

鋪排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它指的是對事物的特點不厭其煩的多角度地進行鋪排陳述。

5.渲染。?

渲染就是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壹種表現手法。

6.烘托。?

烘托屬側面描寫,原是國畫的壹種畫法,後用於寫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

7.襯托。?

襯托是烘托的壹種,指的是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壹些事物放在壹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手法又分兩種:壹種是正襯(陪襯),壹種是反襯。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來襯托,有以動襯靜,以美襯醜,以樂襯苦等。

8.以樂景寫哀情。?

以樂景寫哀情屬反襯手法的壹種,表面上寫的是壹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借此來表達壹種悲哀、淒楚的情緒。

9.化動為靜。?

化動為靜就是在詩中將動景化為靜景來寫。

10.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指在詩中詩人、事、景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的壹種手法。

11.抑揚。?

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

12.白描與工筆。?

白描原是國畫的壹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後用於文學創作,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壹種描寫手法。工筆是指對事物註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13.意象組合。?

意象組合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電影導演為表現影片的主題思想,把許多鏡頭組織起來,使之構成壹部前後連貫、首尾完整的影片。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是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將壹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邏輯,有機地組合在詩中,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

14.曲筆。?

曲筆是寫文章時故意離開本題而不直書其事的寫法。

15.重章疊句。?

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壹種表現手法。

16.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指寫的是小題材反映的是大問題的壹種寫法。

18.鋪墊。?

鋪墊即以壹系列非主要情節做主要情節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的氣氛醞釀。必要的鋪墊可以制造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註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讀者的註意力隨情節的發展而延伸

19.虛實。?

實寫是指對事物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是指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和描寫。虛實結合,可以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並使作品增加容量。

20.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屬於借古抒懷。

21.點化。?

點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詩文妙句融化為自己的語言的壹種創作方法。

22.對比。?

對比可突出事物的特點,使好的事物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23.疊詞。?

疊詞是指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壹詞接二連三地用在壹起的修辭手法。

24.互文。?

互文是指古代詩文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壹個完整意思的壹種修辭手法。

25.雙關。?

為了使某壹字、詞,憑借其本身具有的語音或語意的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雙重意義就是雙關。

26.倒裝。?

倒裝是指故意顛倒順序,以達到加強語勢,錯綜句法等修辭效果的壹種修辭手法。

27.聯想。?

聯想是由壹事物聯系到與之有關的另壹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壹個典型。

28.想象。?

想象是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29.象征。?

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30.照應。?

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