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宋代都不許吃牛肉,那為什麽水滸裏邊還有吃牛肉的場景?

宋代都不許吃牛肉,那為什麽水滸裏邊還有吃牛肉的場景?

北宋初年,確實是禁止屠宰耕牛的,但是並不是說牛就不能吃了,如果牛有了重傷,可以報請官府,官府看過同意後是可以當作食物買賣的,既然有賣的,當然就有賣的,買過的人吃後感覺很好吃,於是牛肉成了廣受喜愛的食材,價錢自然也非常昂貴,甚至壹頭牛如果按試用牛肉的價錢出售,會是壹頭活牛的好幾倍。

壹牛之價不過五七千, 壹牛之肉不下三二百斤, 肉每斤價值需百錢。

以牛肉為上味, 不逞之輩競於屠殺。

在如此高額利潤的誘惑下,自然會有很多人選擇鋌而走險,民間販賣牛肉的店鋪越來越多,甚至在宋真宗年間,從洛陽到開封的路上,道兩邊都是賣牛肉的店鋪。

道逢鬻牛肉者甚眾。

自界首以至近境, 店肆之間, 公然售賣。

這時官府準備出手治理壹下,可是壹查才發現,不只是城外到處有賣牛肉的店鋪,城內也有很多,很多人靠這個生意發家致富,

以儈牛為業, 所殺不勝紀

面對這樣的情況,官府決定和民間妥協,於是宋真宗下詔書曰:“兩浙諸州, 有屠牛充膳, 自非通議烹宰, 其因緣買者, 悉不問罪。

政策的放寬更加增長了民間食用牛肉的風氣,很多的文人也都寫過食用牛肉的詩句,黃庭堅有詩寫道:“酒闌豪氣在, 尚欲椎肥牛”;洪邁也在詩中寫過:“明日我過君, 烹牛啖社客”;汪元量同樣有過關於牛肉的詩句:“烹羊宰牛坐糟丘, 壹笑再笑揚清謳”。

可見食用牛肉在當時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只是牛肉與其他肉類相比還是非常稀少的,價格也會比其他肉類更加昂貴,能不能吃到牛肉並不是官府讓不讓的問題,而是妳的經濟實力允不允許的問題。

而梁山上的好漢從來都不差錢,所以他們吃幾頓牛肉也就沒什麽稀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