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邊塞的詩句古詩根據詩人列舉八首如下:
[唐] 王昌齡3首
1、《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從軍行》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唐] 王翰1首
1、《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 王維1首
1、《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唐] 岑參1首
1、《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唐] 杜甫1首
1、《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唐] 李白1首
1、《從軍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2.關於思鄉送別邊塞的古詩送別詩,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愛別離,怨憎會”,是佛家所說的人生大苦之壹,正因如此,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於寄托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另外,唐朝的壹些送別詩往往洋溢著積極向上的青春氣息,充滿希望和夢想,反映盛唐的精 神風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註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壹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陜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後,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裏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誌,萬裏猶比鄰."這裏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壹首贈別名作,它和壹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壹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壹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註釋:詩題壹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鹹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芙蓉樓:據《壹統誌》載:"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壹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壹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聖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註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裏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壹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裏.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年(732)前後.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3.關於邊塞的古詩大全歸征人/聖神賢
長夜漫無際,鳴蟲蔽我家。征人未歸處,恐將馬不及。 將軍令/聖神賢天山有我任風囂,壹匹走馬赴前朝!誰斷天涯無盡處,我望長漠如煙霄! 書戰/前出塞悲(聖神賢)報國誌未減,還家恨無年。夢枕思故裏,夜靜淚濕棉。濕棉愁不去,別恨恨無限。明朝執畫戟,血染艷陽天。戎馬邊關地,草色作冢錢。 即悲題/聖神賢亂世未消淒涼,紛爭只能驚狂!江山不復改,從此夜盡寒!才得凱旋壹戰,又繼異水他鄉!誰憐沙場上?萬雄思故疆! 邊曲/聖神賢刀光血影碧空泣,寒霜烈焰隱蟲鳴。壯士塞上擒狂奴,將軍沙裏戰驕敵。壹帆東風往前沖,復國之勇現此中。只恐東邊煙未盡,西邊又與風波裏。 義勇詞/書戰(聖神賢)鳴鑼壹聲響,嘶聲動地哀。赴勇決成敗!無畏是將才!坐騎非千裏,安能遍天涯?從勇刀桿落,才以謝天下! 散詩贈嶽/聖神賢壯士辛勞誰憑問?壹旦成名四海知!天下誰能審時勢?自古豪傑也得失!剛正不畏奸邪惡,義真肯將家國辭?忠勇樓臺驚鴻現,英雄無覓風波亭! 閨怨/聖神賢驚奇無奈春悄掩。看花痕,淚滿面。凝脂粉抹飾朱顏。應是無緣春去遠。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顏是君添。 閨怨/聖神賢叫君年年身去遠,閨樓獨看花從月。花叢月,人不見。倒是無眠惹秋思,只把光陰為情癡。為情癡,淚何時?
4.古詩70首送別詩和邊塞詩有哪些送別: 1.《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3.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4.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5.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邊塞:李賀的《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5.有關邊塞,送別的詩邊塞詩: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壹)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 祖 詠 燕臺壹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壹) 杜 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 嚴 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壹夜征人盡望鄉。 塞 下 曲(二首)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裏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 西 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裏人。 己 亥 歲 曹 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壹將功成萬骨枯。 邊塞行 楊憑 九原臨得水,雙足是重城。
獨許為儒老,相憐從騎行。 細叢榆塞迥,高點雁山晴。
聖主嗤炎漢,無心自勒兵。 送別詩:挑別董大二首(其壹) 千裏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蕩漿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壹片冰心在玉壺。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嗟君此別意如何,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 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
送人東遊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楊萬裏:暮熱遊荷池上〔選壹首〕 細草搖關忽報儂,披襟攔得壹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6.送別詩邊塞詩句春風不度的邊塞、馬革裹屍的疆場、千裏黃沙、萬裏飄雪。
每壹個詩人心中都有壹個邊塞,或鐵馬入夢來的凝重穿透萬裏飄搖老病床前,或葡萄美酒當前醉臥沙場,或征蓬孤煙落日,或羌笛嗚咽。
邊關多戰事,歷朝無改;這次專題,我們挑選中小學必背古詩的邊塞詩,壹起來感受邊塞詩中的熱血、孤寂、浩瀚、濃艷、旖旎。
更多的WEI/XIN搜索關註工.種號中小學必背古詩邊塞詩的起源?歷朝多戰事,邊塞詩也沒有局限朝代和處所,最早的記載的邊塞詩來自《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不屬於中小學必背古詩,我們後續再詳談這首詩。邊塞風光08.涼州詞-唐.王之渙:悲而不失其壯,邊塞唐音代表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
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沈的情調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10.使至塞上-唐.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壹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1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變幻白雪夜,友人歸途千裏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制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壹乎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2.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壹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邊塞戰事34.塞下曲(其三)-唐.盧綸:漢唐邊關無病夫漢唐邊防強大,邊塞詩也流露著壹種大雪滿弓刀自信和醉臥沙場君莫笑的灑脫。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22.雁門太守行-唐.李賀:濃艷奇詭的詩鬼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秾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壹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邊塞精神11.涼州詞-唐.王翰:馬革裹屍遜色醉臥沙場以豪放的風格寫了征戍戰士飲酒作樂的情景,具有濃厚的邊塞軍營生活色彩。本詩在表達方式上是以賦的形式寫景,語言平實,通俗易懂,但主題鮮明深刻,表現的是壹種悲壯的豪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108.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幽州臺是花瓶擺設,楚辭體的唐詩,天地雖大明主難覓這首詩沒有對幽州臺作壹字描寫,而只是登臺的感慨,卻成為千古名篇。詩篇風格明朗剛健,是具有“漢魏風骨”的唐代詩歌的先驅之作,對掃除齊梁浮艷纖弱的形式主義詩風具有拓疆開路之功。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chuàng)然而涕下.128.漁家傲-宋.範仲淹:已失唐邊塞詩氣勢,卻存宋邊塞詞的悲壯淒涼語氣沈郁雄渾,風格蒼涼悲壯,愛國主義的英雄氣概充滿了字裏行間,氣象開闊,開蘇、辛豪放詞之先河。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36.破陣子-宋.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可憐白發生從內容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裏炙、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極勇猛雄健;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誌;從語言風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從塑造的形象上看,塑造了壹位愛國失意的將軍形象。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
7.寫邊塞的詩句 古詩大全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____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____王翰《涼州詞二首·其壹》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____王昌齡《出塞二首·其壹》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____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____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壹》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____王昌齡《出塞二首》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____徐錫麟《出塞》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____範仲淹《漁家傲·秋思》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____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____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____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萬裏中原烽火北,壹尊濁酒戍樓東。____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____陸遊《書憤五首·其壹》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____範仲淹《漁家傲·秋思》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____杜甫《月夜憶舍弟》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____王維《少年行四首》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____許渾《塞下曲》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壹》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____王翰《涼州詞二首》傳聞壹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____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____李益《塞下曲》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____李白《關山月》磧裏征人三十萬,壹時回向月明看。
____李益《從軍北征》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____李頎《古從軍行》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____李頎《古意》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____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____陳琳《飲馬長城窟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____王昌齡《從軍行七首》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____徐錫麟《出塞》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____李白《從軍行》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____戎昱《塞下曲·其六》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____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____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卷旗夜劫單於帳,亂斫胡兒缺寶刀。____馬戴《出塞詞》不知馬骨傷寒水,惟見龍城起暮雲。
____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____王維《使至塞上》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壹》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____嚴武《軍城早秋》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____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____李頎《古從軍行》只愁飛詔下青冥。
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____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____李益《塞下曲·其壹》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____張說《幽州夜飲》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____祖詠《望薊門》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____陳羽《從軍行》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裏天低。
____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少年鞍馬適相宜。
____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萬馬不嘶,壹聲寒角,令行柳營。____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
____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____高適《薊中作》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____李益《度破訥沙二首·其二 / 塞北行次度破訥沙》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____李益《從軍北征》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____楊炯《從軍行》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____王維《隴西行》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____戎昱《塞下曲》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____高適《營州歌》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____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四》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____杜甫《後出塞五首》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裏絕人煙。
____岑參《磧中作》獨立揚新令,千營***壹呼。____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壹》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
____高適《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 塞上聞笛》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____高適《燕歌行》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____韋元甫《木蘭歌》白雪關山遠,黃雲海戍迷。____李白《紫騮馬》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____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____張敬忠《邊詞》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____張喬《書邊事》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____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
____杜甫《悲青阪》將軍狐裘臥不暖,。
8.關於出塞的古詩大全試讀結束,如需閱讀或下載,請點擊購買>
原發布者:yangjin790914
出塞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今陜西西安人,唐朝詩人。王昌齡的詩以寫宮怨、邊塞、送別為佳,有長於七絕,與李白同為寫絕句成就最高的詩人,有人甚至說他超過李白。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美譽。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自古以來,國家之間就經常在邊關要塞為了爭奪地盤、拓展疆土,而發生戰爭。唐朝時,也有壹些少數民族國家經常發兵侵擾北方邊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征戰沙場戰死沙場但使龍城飛將在明詩意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征戰萬裏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不教胡馬度陰山度:度過,跨過李廣:西漢名將,他壹生身經大小小七十幾次戰鬥,由於他英勇善戰,成為匈奴心目中可怕的勁敵。傳說飛將軍李廣的箭能射穿石頭。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六、體會詩情表達了作者對戍邊戰士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作者希望朝廷起用良將,早日平息戰爭,使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心願。七、背誦詩歌邊塞詩從軍行(唐)王昌齡涼州詞(唐)王翰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