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出自漢代韓嬰的《韓詩外傳》。
譯文: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贍養父母可父母卻已經不在了。
2、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出自元代與恭的《思母》。
譯文:淒涼的秋霜把蘆花摧殘,我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著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出自先秦佚名的《蓼莪》。
譯文:父母啊,妳們生下了我,又養育了我。妳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4、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出自宋代楊萬裏的《寒食上冢》。
譯文: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處山上的楓葉朦朧色淡,麥田邊的小屋顯得很孤獨。宿野草壹夜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壹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妳我的母親。
5、夜雨瀟湘燈火昏,清明時節鹒聲聞。傷魂最是家千裏,淚看高堂少壹人。
出自唐代袁戈的《懷念母親》。
譯文:晚上伴著雨水和昏暗的燈光匆匆往家裏趕,清明時節鹒的聲音隨處可見。最傷心的時候離家千裏歸來時,發現家裏的母親已經不在,不禁淚流面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