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含有家的詩句

含有家的詩句

關於含有家的詩句如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評析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壹、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沈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沈著蘊藉,真摯自然。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壹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壹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壹則觸景生情,壹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沈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壹千二百余年來壹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