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安石的棋這首詩的意思

王安石的棋這首詩的意思

下棋只是遊戲,何必動真感情。

妳們就隨便算我贏得了,反正等到下罷棋,

就把棋子收了,棋盤上又哪裏去找什麼勝敗?

遊戲的意義就在於以人為的規則,使人們在其中獲得某種樂趣,但如果沈溺於這種人為規則所導致的勝負,損性傷情,則於遊戲的初衷恰如其反。詩中借弈棋表達了隨緣自在,勿生執著的人生哲理。由這,也可看出作者的棋品很差。

這是壹首格調清新、興味盎然的七絕小詩,詩雖短,卻在中國圍棋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此詩中,我們可以管窺中國古代文人弈棋的思維方式,進而透視通過圍棋流露出的民族性格。

詩的壹開頭,作者就將圍棋定位為“戲事”,在王安石看來,弈棋,只不過是壹種遊戲而已,犯不著較真。他認為,所謂的“真情”才是最重要的。首句中,對“戲事”與“真情”的取舍十分明朗,而壹個“莫將”,更是強調了這種態度的堅決。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第二句才自我陶醉似的說:“且可隨緣道我贏”。從表面上看,這好像是壹種勝負不縈於心的超脫境界,而事實上,卻恰恰是他太在意勝負了。這和蘇軾的“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對勝負,蘇軾看得淡、看得開,只要沈浸在圍棋的樂趣中,勝敗輸贏都可不必掛懷,但他對勝負的事實本身還是尊重的。王安石則不然,對於他,勝負是可以隨意地“判定”的。“道我贏”,壹個“道”字,恰好說明事實上作者是輸了。既然輸了,還偏偏要說,可以算作是自己贏了。試想,若是真的淡泊勝負,何至於要用這樣的“精神勝利法”來為自己輸棋解嘲呢?由此可見,前面之所以將圍棋目為遊戲之事,也不過是他自己棋力差,心虛而已。

詩的結尾,是王安石對圍棋的理性認識,也是他為自己“淡泊勝負”所找的理由。既然壹局棋罷,黑白棋子裝入奩(即棋罐)中,空空如也的棋枰上便什麽都沒有了。是非成敗,轉頭即空,哪還有什麽分別?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圍棋,在包括王安石在內的許多文人那裏,只是“小道”,只是壹種玩物而已,只要自己高興,勝負成敗都可以褻瀆。在這些文人看來,下棋,不過是自己顯示逍遙閑適的手段罷了。文人尚且如此,輪到帝王那裏,像康猧亂局之類的事又何足為怪?從棋的境界上來看,這壹點我們與日本實在是相差太遠,那有如“懸崖白刃戰”的十番棋,那殫精竭慮的嘔血、耳赤之局,是中國圍棋史上,尤其是文人圍棋中從不曾有過的。

從王安石對圍棋的態度中,我們不難看出,後來中國圍棋何以會落後給日本。這首詩,不正是落後原因的解碼嗎?詩,確實是好詩,可惜,棋道的尊嚴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