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春草吧。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壹)_韓愈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塘湖春行_白居易
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春思_李白
4.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_謝眺
5.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登池上樓_謝靈運
6.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春中喜王九相尋_孟浩然
7.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山中送別_王維
8.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金門答蘇秀才_李白
2.關於春草圖的詩句關於春草圖的詩句
1、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2、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2、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3、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淒淒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5、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8、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9、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杜甫《曲江對雨》
10、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11、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2、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3、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杜甫《春宿左省》
14、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1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6、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韓愈《感春五首》
17、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皇甫冉《春思》
1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3.請妳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這四幅圖各配上壹句反映其1、春草圖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詩句。
翻譯:野火不能燒盡野草,春天壹到野草又長出來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殺不了。
2、春花圖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出自: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
翻譯: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妳看,那兒有壹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3、春風圖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自:宋朝詩人誌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翻譯: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4、春雨圖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翻譯:春雨隨著春風在夜裏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4.自己編春草圖的詩句妳可以在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中摘壹些合適的.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壹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鹹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壹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
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壹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壹點細芽,遠看壹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壹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三)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 若個:哪個? 唐·東方虬《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壹夜好風吹,。
5.有沒有描寫春草的詩句要壹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山中送別》
〔今譯〕春草明年又將綠了,朋友,妳回來還是不回來?
〔賞析〕這是壹首差送詩,末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雲:“翻弄騷語,刻意扣題。”化用楚騷的語言,不能切題,便是它的特色。但《招隱士》是說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此則寫賜剛相別便耽心他是否再回來,明言“歸不歸”,實為盼望早歸,故意思又深壹層。
〔原作〕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參考資料:
送別
作者:王維 年代:唐 體裁:五絕 類別: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解:
又題:《山中送別》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韻譯:
在山中送走了妳以後,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遊子呵妳能不能回歸?
6.自己編春草圖的詩句妳可以在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中摘壹些合適的.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壹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鹹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壹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
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壹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壹點細芽,遠看壹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壹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三)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 若個:哪個? 唐·東方虬《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壹夜好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