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聊聊《笑背古詩》

聊聊《笑背古詩》

?

在這美好的節日裏,希望您腳下有遠方,心中有“詩”,茶余飯後,閑暇之余,把關於詩歌的知識。講給我們的孩子聽。

? 我們都知道,談到詩歌,就會把唐詩宋詞連在壹起。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

? 既然是兩顆璀璨的明珠,不可能憑空就燦爛起來。是在文學的繼承和發展上成熟,最後達到輝煌。

中國詩歌歷史悠久,從《詩經》算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詩歌壹直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緊密相關。

詩歌的發展歷程

壹,《詩經》

詩歌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代沒有文字,只有在口頭上傳唱的歌謠。由於沒有文字的記錄,所以我們今天難以窺見歷史原貌。

周王朝為了制作禮樂,派采詩官在春秋兩季到各地搜集歌謠,貴族們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獵,諷喻等目的,也作詩,獻詩。這些詩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被編輯成《詩》。

《詩》收錄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所以又被稱為“詩三百”。漢代以後被尊為經典,於是有《詩經》之稱。

《詩經》的作品按照音樂分“風,雅,頌”三部分。

二,楚辭

《楚辭》是在戰國後期南方的諸侯國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離騷》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藝術成就。《離騷》是中國第壹首政治抒情詩。

後來形成的這壹類詩歌“騷體詩”,其實就是因為《離騷》

三,漢樂府和漢末文人詩《古詩十九首》

樂府,首先是壹個漢代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樂演唱。後來就把樂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樂府詩”或者“樂府歌辭”

高中語文教材選的那首《孔雀東南飛》就是樂就是樂府詩。

隨著漢樂府的流行,文人開始仿作五言詩,到漢末,呈現出五言詩大興的局面。

南朝梁蕭統把《古詩十九首》編入《文選》,《古詩十九首》被奉為五言抒情詩的典範。

四:建安文學

曹操的《觀滄海》是否還記憶猶新,其實說到曹操,可能很多人小時候像我壹樣,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影響,把曹操看作是個十惡不赦的奸人。

實際上歷史上的曹操和小說裏的曹操是不壹樣的。

建安時期的“三曹”就是曹氏三父子,這三父子中,曹植的成就最為突出。

我們熟悉的可能是曹植的那首《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五,東晉

西晉時期詩歌和現實的關系漸漸疏遠,文人是事創作走入低谷。時的復興到東晉。代表作家陶淵明。

說到陶淵明,大家會想到初中學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中國古人心中的壹個理想社會。

同時,陶淵明歸隱田園,也為不得誌的文人提供了壹個精神居所。

南北朝的詩歌,最突出的就是《木蘭辭》。

六:唐詩

唐詩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在這裏我就不再多說了,我比較喜歡杜甫。

我喜歡杜甫的壹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有壹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杜甫

詩歌內容:憂國憂民,

詩歌特點:沈郁頓挫。

還記得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他自己已經非常的不幸,但是他還會想到比他更加不幸的人。

壹個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他就會給予別人更多的溫暖。

七,宋詞

先科普壹下,詞開始出現是被瞧不起的,所以被稱為“詩余”

提到宋詞,就要提到壹個名詞:詞牌名。

因為”詞”是“合樂而歌”也就是說是配著音樂來唱的,詞牌名的作用,就是相當於確定壹首詞的音樂基調。

詞牌名跟詞的內容沒有關系,跟詞的曲調有關系。

壹首詞,可以沒有題目,但是必須要有詞牌名。簡單說,如果沒有詞牌名,拿到詞之後,就不知道用哪個調來唱了。

宋詞大家也很熟悉,我這裏說他們兩個吧,歐陽修和蘇軾。

歐陽修是蘇軾的老師,蘇軾壹輩子都非常感激歐陽修,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蘇軾去考試的時候,主考官是歐陽修。而歐陽修當時主張改革文風,在文壇上掀起新的改革,而蘇軾寫的文章,剛好符合他的文學主張。

相當於歐陽修是當時高考的主考官,蘇軾寫的文章符合主考官的胃口,蘇家三父子走上仕途,很大壹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歐陽修,所以蘇軾壹輩子感激歐陽修。

宋詞裏的愛國情懷

嶽飛,辛棄疾,文天祥,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壹個人的心中有國家,才是壹個真正的大我。

八,清詞

提到宋詞,我們首先會想到了宋朝,其實,在清朝出現壹個詞創作的高峰。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納蘭性德。

明清時代,我們的文學主要是出現了壹個小說的高峰,這個時期產生了四大名著。

所以這壹個時期人們廣為熟知的是小說,實際上,清詞是宋詞之後的壹個詞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