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評價:
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2、啟示:
啟示我麽面對困難、挫折與不幸,我們應豁達、曠達,積極樂觀地生活下去。蘇軾面對困難是豁達的、樂觀的,面對被貶的遭遇,仍懷有希望,仍堅強樂觀生活。
《赤壁賦》正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宋神宗時,保守派的蘇軾因為不滿王安石的變法而被調任到湖州,在湖州的他給宋神宗上了壹封折子,不料被他人斷章取義,汙蔑蘇軾誹謗朝廷以及皇帝,最終被貶到了黃州。
在詩歌中,他認為從不變來看,世間萬物都是永恒的,我們也是永恒的。壹番解答與勸慰,最終使同行人又恢復了快樂的心情。
擴展資料:
《赤壁賦》賞析:
赤壁賦中心思想:通過泛遊赤壁的所見所聞,以及主客之間的相互辯駁,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於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的思想過程,表現了作者在“烏臺詩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後,雖身處逆境卻仍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此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
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吊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誌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實是文賦中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