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做這類題的誤區是缺乏想象力,把描述畫面的題答成詩譯,沒有進入詩設計的意境,沒有成為作者,沒有理解作者的所見所感。
我們來做兩道題。
1.請展開妳的想象,描述壹下《直到退潮時堤岸變寬,無風吹動我孤帆》所展現的畫面。(原詩是王婉的《北堡山下壹泊》)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對詩歌圖片的描述能力。回答時,可以根據詩中描述的畫面,想象“平潮”、“正風”的情景和“兩岸寬”、“掛帆”的情景,然後進行描繪、潤色、加工,最後用優美的文字來描述。
答案舉例:春潮上漲,河水與兩岸齊平,江面較寬;船在河中央航行,春風在吹,帆很高,船平穩輕快。
2.請描述壹下秦觀的《杏香子》“多少小花園春意盎然?”有桃花,有梅花,有菜花黃。”畫面顯示出來。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的理解和對畫面的描述。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抓住詩中描寫的意象:小花園、桃花、梅花、菜花,以及意象的特點:春、紅、白、黃,然後加上自己的聯想,用意象的語言來描述。
答案舉例:園子雖小,春天無限。放眼望去,花開正盛,桃花紅如彩霞,梅花白如雪,黃燦燦的菜花如織錦緞。
要解決圖片描述問題,妳應該從以下四個步驟開始:
第壹步,在對詩歌整體感知和對詩歌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找出所要描述的畫面範圍的形象(找出全部)。如“直到退潮時兩岸變寬,無風攪我孤帆”的意象有潮汐、河流、海岸、風、帆;“小園子多大,全是春天。有桃花,有梅花,有菜花黃。”圖像是小花園,桃花,梅花和花椰菜。
第二步,根據圖像特點,給圖像添加適當的修飾語,把單詞連成句子。比如“直到退潮時兩岸變寬,無風攪我孤帆”的意象,加上了春潮、河水、河岸、春風、船帆等修飾詞。
第三步,展開聯想和想象,用生動藝術的語言描述畫面(註意要忠於原詩)。
第四步,必要時揭示詩人的思想感情,達到“環境與情感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