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爸爸在書中關於楊樹特點的話,每壹句都說楊樹的特點是什麽。
(第壹句寫著“白楊樹永遠那麽直。”這句話描述了楊樹挺拔的特點。第二句話是,“哪裏需要它,它就在哪裏生根發芽,長出強壯的枝條。”這句話形容楊樹的適應性很強。無論在哪裏,它都能適應並很快生根發芽。)看完這兩句話,再次體驗白楊的特質。
結合正文,來說說白楊哪裏直,適應性強。
正文第三段有“挺拔”壹詞,說明白楊樹挺拔。關於楊樹的特性,爸爸的話裏有兩個“哪裏”,說明無論在什麽地方,什麽情況下,楊樹都能很快生根發芽。說明楊樹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看書中的圖片。這些楊樹長在哪裏?(大戈壁上。)
想象壹下戈壁是什麽樣子,談談自己的感受。戈壁灘荒蕪,環境十分惡劣。)
在如此荒涼貧瘠的環境中,楊樹長得如此高大婀娜,既說明了楊樹的挺拔,也說明了楊樹的適應能力。再讀壹遍爸爸的第二句話,體會到白楊的這個特點。
(“哪裏需要它,它就會迅速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條。”)
爸爸說的第三句話介紹的楊樹有什麽特點?
這句話講的是白楊的特點,堅強,不軟弱,不怕困難和災難。)
從這裏可以看出,楊樹不僅“高大婀娜”,而且適應性強,能抵禦災害。父親說的每壹句話都透露著他對白楊樹的贊美。用贊美的語氣讀這篇文章。
(“白楊樹從來都是這麽直的。哪裏需要它,它就會迅速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條。它總是那麽筆直,那麽堅強,不軟弱,從不動搖,無論遇到風沙雨雪,幹旱洪水。)
請大家想壹想,爸爸的話只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這樣的。請用書上的話來說壹下。
(“他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心聲。”)
“表白”是什麽意思?(“表白”就是向別人解釋或說明自己的想法。)
然而,此時此刻,孩子們無法理解父親的“表白”。他們“只知道”什麽?
(“他們只知道父親在新疆工作,母親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帶著他們去新疆上小學,以後再上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坐火車和汽車都要幾天。”)
課文連續用了三個“只知道”字,告訴我們孩子知道的所有內容。他們不知道什麽?妳能為他們著想嗎?討論和研究他們不知道的東西。
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做什麽的,在新疆怎麽工作。
他們不知道為什麽爸爸媽媽不在親戚身邊工作,卻要去新疆工作。)
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麽送他們去新疆上學。他們還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什麽樣子。)
讀三個“只知道”的句子,在每個“只知道”的句子後面加上“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父親在新疆工作,母親在新疆工作。”)
但是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麽去新疆工作。妳是做什麽的?
(“他們只知道爸爸會回來外婆家,帶他們去新疆上小學,以後再上中學。)
但是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麽要送他們去新疆讀書。
(“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坐火車要幾天,汽車也要幾天。”)
但是他們不知道新疆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孩子們不知道的,是爸爸想讓他們知道的。那麽,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麽?想啊想,為孩子們找到答案。
因為新疆是祖國的邊疆,生活條件和環境都很惡劣,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華的人來建設。於是他們的父母來到了新疆。)
當時很多邊疆建設者和文中的父母壹樣,跟隨祖國的召喚,來到新疆。他們為什麽要把孩子送到新疆?
因為他們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繼承他們的工作,建設邊疆。)
爸爸似乎對白楊情有獨鐘。為什麽?
爸爸介紹白楊的目的是表達心意。事實上,他通過介紹白楊表達了許多邊疆建設者的願望:祖國需要他們工作的地方,他們就定居在哪裏。)
許多邊疆建設者離開了繁華的城市。我告別朝夕相處的親人,毅然來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他們有著白楊的高貴品格。
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又讀了父親贊美白楊的幾句話。
(6)默讀最後壹段,明白爸爸是“又陷入沈思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父親在車裏看著窗外“陷入了沈思”,因為他想到了自己。但現在父親“看”著窗外閃過的白楊樹,陷入了沈思。他在沈思什麽?妳在哪裏看到的?
(正文最後壹段第二句說“突然,他嘴角浮起壹絲微笑。”這是因為他看到在壹棵高大的白楊樹旁邊,有幾棵小樹迎著風沙生長。幾棵小樹象征著下壹代邊疆建設者迎難而上,茁壯成長。這是他所希望的。所以他很高興。由此,我也明白了剛才父親打坐的內容。他想知道孩子們是否能像他們壹樣迎接困難,建設邊疆。
爸爸的“微笑”已經表明他不必擔心。)
(7)通讀全文,體會邊疆建設者有白楊的高尚品格。
(紮根邊疆,無私奉獻建設邊疆)
(8)理解白楊的中心思想。
選擇妳認為總結的最準確的中心思想:
1.這篇文章講述了壹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他的孩子們介紹了生長在戈壁灘上的楊樹。
2.文字表達了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誌向。
3.文中通過壹位邊疆建設者的旅行,向孩子們介紹了生長在戈壁灘上的楊樹,歌頌了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誌向和無私奉獻。
第三個答案最準確。因為第壹個只寫了正文的主要內容,沒有寫作者的寫作目的。第二種在講座中沒有任何內容,只有作者的寫作目的,似乎不完整。第三種是最全面最準確的,把課文的寫作目的和主要內容結合起來。)
六總結:
爸爸通過白楊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這既是邊疆建設者的心聲,也是文本的中心。文中用白楊贊美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雄心壯誌和無私奉獻。這是用事物描述人的方式。
學完課文後,楊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楊的精神彌足珍貴,邊疆建設者的精神更加彌足珍貴。為了改變祖國邊疆的落後面貌,他們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我們深信,在他們父母的榜樣下,兩個孩子壹定會像邊疆的白楊壹樣面對困難。同時,我們也深信,這裏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走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在困難中茁壯成長。
希望妳像小白楊壹樣迎難而上,茁壯成長,明天屬於妳。
人民鐵道報道烏魯木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伊斯梅爾。鐵力瓦爾地等領導參觀了奎北鐵路、藍欣鐵路烏金二線、京義霍鐵路、南疆鐵路土庫二線等鐵路建設工地,親切看望和慰問了節日期間堅持施工的鐵路建設者。王樂泉強調,新疆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從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戰略高度出發,優先推進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支持鐵路建設,早日建成貫穿天山南北、向外延伸的鋼鐵大動脈網,造福新疆各族人民。
兩天時間裏,王樂泉先後翻越戈壁、天山,察看了奎北鐵路奎屯河大橋、京義霍鐵路北天山隧道、南疆鐵路土庫二線中天山隧道等施工現場,慰問了辛勤工作在大山深處、沙漠裏、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鐵路建設者。他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新疆各族人民,向鐵路建設者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