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德拉納特(1861 5月7日—1941 8月7日)印度著名詩人、作家、文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印度民族主義者。他出生在加爾各答壹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1913年以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於1911)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壹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第壹個亞洲人)。他與黎巴嫩詩人哈吉·紀伯倫齊名,被稱為“屹立在東西方橋梁上的兩位巨人”。他的重要詩作有故事詩(1900)、吉檀迦利(1910)、月牙兒(1913)、鳥(19655)。重要小說有短篇小說《還債》(1891)、《遺棄》(1893)、《蘇巴》(1893)、《人是生是死?(1892)、摩訶摩亞(1892)、太陽與烏雲(1894)、中篇小說《四個男人》(1916)、長篇小說《沈淪》(1911)、莫克多塔拉(1925)、人民紅重要論文集有《死亡的交易》(1881)、《中國談》(1924)、《俄羅斯書信》(1931)。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被介紹到中國,現在已經有10卷泰戈爾的作品以中文出版。
2.惠特曼
惠特曼(1819 ~ 1892)美國詩人。出生於美國長島的壹個海邊小村莊。父親當時是壹個沒有土地的農民。惠特曼五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布魯克林,他的父親在那裏做木匠,蓋了壹所房子,惠特曼在那裏開始上小學。由於貧困,惠特曼只上了五年小學。他做過信差,學過排版,後來做過鄉村教師和編輯。這種生活經歷使他廣泛接觸人和自然,對後來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1841年後,他回到紐約,開始從事印刷工作。他很快成為壹名記者,並開始寫作。幾年後,他成為壹家知名報紙《鷹報》的主編,並不斷撰寫反對雇主奴役和剝削的論文和短評。40年代末加入“自由土地黨”,反對美國奴隸制,主張土地改革。65438年至0848年,西歐各國爆發革命,對惠特曼影響很大。他在報紙上發表贊揚歐洲革命的文章,並寫了許多詩歌來表達他的感受,包括歐洲、法國、現代年等。從65438年到0850年,他離開了新聞界,重操他父親的舊業,做木匠和建築師。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代表作《草葉集》(1855)。美國內戰爆發於1861。內戰結束後,他自費出版了反映內戰的詩歌《雅吉谷》(1865)。幾個月後,他出版了續集,包括著名的林肯紀念物《當紫丁香最近在院子裏盛開》和《哦,船長!我的隊長等等。
3.雪萊
雪萊(1792—1822)是英國詩人。出生於蘇塞克斯郡的壹個小貴族家庭。1809年,他寫下了傳奇故事柴·斯特羅齊和聖·阿內溫,和姐姐合寫了壹本詩集,和壹個朋友合寫了長詩《流浪的猶太人》。1810進入牛津大學,次年因發表《無神論的必要性》被開除,於是與海莉艾私奔,在愛丁堡結婚。1812前往都柏林,發表了《致愛爾蘭人民支持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的信》。1813年自費出版長詩《麥步仙後》。詩中邀仙後少女李昂山觀宇宙,評人間,表達了改造社會的理想。1814拜訪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戈德溫,愛上了戈德溫的女兒瑪麗,並和她壹起離開了瑞士。第二年,他完成了優秀的空白詩《阿拉斯特,或孤獨的精靈》,從此他的創作進入了壹個繁榮期。1816在瑞士與拜倫相遇並成為朋友。今年,他投河自殺,這使他能夠與瑪麗舉行正式婚禮。1817年居住在白金漢郡,他寫下了他最長的詩《萊昂和西斯納》,聲稱這首詩的主要目的是說服他同時代的人不要對法國大革命的失敗感到失望,因為善良必須經歷多次革命才能戰勝邪惡。次年,長詩改名為《伊斯蘭叛亂》出版。他於1818年移居意大利,寫了《西風頌》、《雲雀與雲》、《羅莎琳與海倫》、《朱利安與馬達洛》、《暴政的等級》和《彼得?貝爾三世,阿特拉斯的女巫,暴君俄狄浦斯,阿多尼斯,希臘等。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1818-1819)不同於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的悲劇。普羅米修斯最終因為妥協被釋放。他把普羅米修斯描寫成壹個不屈的英雄,他相信邪惡終將結束。最終,朱庇特被除惡之神擊敗,普羅米修斯獲得了解放。詩劇《齊秦家族》(1819)寫道,齊秦伯爵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強奸了自己的女兒,最後被女兒雇傭的刺客殺死,於是女兒被處死。《我靈魂中的精靈》是壹首優秀的愛情詩,表達了對精神美的追求。在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改革的哲學(1819—1820)和詩歌的辯護(1821)是最好的。1822年,我乘遊艇去見我的朋友亨特,在回來的路上,我被風暴船撞死了。1824年,瑪麗為他出版詩集。
4.佩特菲
裴多菲·山陀爾於65438年6月+0823 65438+10月1日出生在壹個屠夫家庭,這個家庭就是奧地利帝國統治下多瑙河畔阿沃德平平原上的匈牙利小鎮——薩博·德·查拉斯。他的父親是壹個貧窮的斯拉夫屠夫,他的母親是壹個馬紮爾族的農奴。按照當時的法律,他家是社會底層。1849七月31,裴多菲戰死沙場。裴多菲的詩在匈牙利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幾十種外國文字,為外國讀者所熟悉。魯迅先生在《紀念遺忘》壹文中,曾引用過裴多菲的壹句詩:“生命可貴,愛情更貴;有空的話,兩個都可以扔!”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國家之歌》和《反對國王》。
5.海涅
海因裏希·海涅1797 65438+2月13 ~ 65438+2月1856),德國著名抒情詩人,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最後的代表”。詩人用平凡的詞句構造出深刻、生動、優美的詩篇。德國文學中有很多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人,但很少看到海涅把他們完美地統壹起來,而沒有讓詩歌背負哲學的包袱。
詩集(1827)為海涅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這是他的第壹本詩集,包括《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北海集》等多組詩集。哈茨遊記(1826 ~ 1831年);德國,壹個冬天的童話(1844);論浪漫主義(1836);西裏西亞織女之歌(1844);浪漫(1851)中優美的詩句吸引了眾多作曲家為其作曲。據《音樂中的海涅》(1989年岡特·梅茨納出版)記載,海涅詩歌的音樂約有壹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