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寫詩歌鑒賞

如何寫詩歌鑒賞

詩歌欣賞技巧,壹般有以下幾種:

1,作者分析,詩名;

2.區分詩歌的類別;

3.咀嚼語言,品味意境;

4.有壹定的文學和文化知識;

5.合理利用詩歌中隱含的信息。

這些方法可以解決壹些問題,但不是“萬能鑰匙”。什麽都試可能都不行,比如今年全國高考的詩歌鑒賞題。這就要求我們認清形勢,創新思維,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通過對今年高考詩歌鑒賞題的歸納和綜合,筆者認為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鑒賞詩歌是有效的。

第壹,換位思考。

每壹部作品都是詩人在思想最自由、思維最活躍、情感最放縱的時候寫出來的。它滲透著作者的血淚、愛恨、悲喜。我們在欣賞的時候,壹定要用心去讀,用心去感受,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經歷,感受到和詩人壹樣的體驗和心境。如果我們只是淺嘗輒止,就很難讀懂它的味道。王安石有雲:古人對天地、草木、蟲魚鳥獸的看法,往往有其道理,都是為了自己的深思而存在的。欣賞詩歌意味著尋求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敏銳和心靈的親近。看今年讀的十五首詩,有四首是關於鄉愁的(第二卷,第三卷,湖北卷,浙江卷),兩首是關於過去的繁華和現在的衰落的(第四卷,上海卷),兩首是關於音樂欣賞的(天津卷,湖南卷)。這些內容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並不陌生。雖然他們沒有刻骨銘心的回憶,但也有相似的。如全國卷2:

憂郁的秋思

張繼

看到洛陽城的秋風,渴望壹個作家的書。

信寫好了,擔心自己想說的話沒寫完;當信使開始時,他打開信封,把它給了他。

王安石這樣評價張繼詩歌的風格:“似最不凡,易而難成。”分析張繼在這首詩中寫了哪些“普通”的生活細節?他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

這首詩的第壹個問題不難回答。“不尋常”的細節是“開封”,第二個問題來源於第壹個問題。回答好是需要壹些腦子的。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我們寫信的機會少了,但類似的場景還是遇到過,比如給親戚朋友打電話,打完電話,意猶未盡,再撥;我說了千言萬語送親友遠行。當車輪啟動時,我想起還有壹件緊急的事情沒有說,於是我沖過去告訴他(她)。為什麽生活中會壹再出現“開封”這樣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分不開,分不開!回到原詩,就是詩人看到秋風又起,想家了,信裏很難描述會發生什麽,行人來了就又打開了。

第二,運用想象力。

只要想象合理,不妨大膽壹點,大膽壹點,這符合詩歌本身的特點,也是欣賞詩歌的必由之路。通過想象,填充詩人未完成的文字,未知的風景,未完成的意義,未透露的感情。如全國卷《白玉蘭》(原詩略)第二、三題:

妳覺得《紅杏枝頭春鬧》這首詩裏的“鬧”字寫得好嗎?為什麽?

對於“鬧”字的用法,大部分同學認為寫得很好,表現了杏花暖花開,春暖花開。但這還不夠,我們也拿不到滿分。要拿滿分,就要發揮想象力:杏花盛開,壹片嫣紅引來蜜蜂與蝴蝶共舞,春鳥在枝頭跳躍歌唱。這才符合春天的景象,這才是“熱鬧”,這才是真正的春天。

另壹個例子是湖南卷:

只聽隔壁吹笙。

郎世源

風吹如霞,墻外不知是誰家。

城門的城門沒有被搜查,但他們在心裏幻想,壹定有壹千棵桃花。

這個題目的前三句已經分別欣賞過了,第四句應該按照前面的方式欣賞。音樂欣賞需要想象力,第四句的欣賞更是難以想象:桃樹間,桃花盛開,壹個美女坐在其中,凝視吹笙。花開得燦爛,人看得像花,笙的聲音也像這朵花壹樣明亮歡快。這個我可以想象,這個問題就完成壹半了。

第三,遷移所學。

從初中開始,我們的學生學習了很多詩歌,對詩歌的理解也達到了壹定的水平。詩歌,無論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只要題材和內容相同,就不壹定有相同的寫作技巧,相同的情感表達,相同的藝術氛圍。我們可以從課本上找到相應的詩句,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題。如天津卷:

聽蜀國和尚君彈琴

李珀

海抱陸——悠揚的歌聲,來自遙遠的峨眉山。當我聽到松谷的聲音時,隨意揮揮手。

我聽見他在清澈的小溪中,我聽見他在冰冷的鐘聲中。感覺不到藍色的雲,多雲的秋天堆積天空。

問:

(1)詩第二聯中的“壹揮手”和“萬”分別表示什麽?

(2)結合全詩談談妳對第四部分“不覺藍雲暮,陰秋垛天”的理解。

說到音樂欣賞,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們學過的詩詞之壹,不妨用《琵琶行》來佐證。《壹觸即發,松濤萬壑》和《琵琶行》都有...她轉動了調音栓,測試了幾根弦,我們可以感覺到她的感受,甚至在她演奏“類似的”之前。“不覺藍雲黃昏,桃雲稍暗”,《琵琶行》中的“東舟靜了,西泊靜了,又見白秋月入江心”基本相同。我們熟悉課文中這兩句話的意思。第壹句話就凸顯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後壹句說明時間過得很快,二是情景交融,從靜空的月亮描寫中表現出詩人經過琴聲洗禮後內心的純凈,從側面襯托出琵琶女非凡的琴技。用這些來解決問題,可以說沒有區別。

再比如上海卷《赤壁》(原詩略),這是壹首懷古的史詩,它的最後壹個題目是在最後壹句“此處回首不忍,荒礬鷗滿煙野草”寫壹篇關於景物與情感關系的賞析文。對於熟讀課文的同學來說,這道題很好做,因為書中有“宮女如花滿春堂”,而現在只有鷓鴣飛,揚州慢中的“渡春風十裏”,京口顧北亭懷古中的“夕陽草樹,尋常巷弄”了。

第四,重點放在最後壹句。

壹般來說,詩歌的結構是描寫前面的風景,最後壹句是畫龍點睛的抒發感情。這在今年的十五首詩中可見壹斑,如《鷓鴣天》、《上海赤壁》、《湖北北堡山下壹泊》、《廣東江漢》等。這裏,以廣東卷的江漢為例:

長江-漢水流域

杜甫

我漂泊在江漢帶,思念故土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壹個迂腐的老儒。天遠,月孤壹夜。

夕陽心猶強,秋風病。古人救老馬,不必長途。

如果只看前面,很容易把這首詩誤認為又是壹首思鄉詩,因為詩中有“歸鄉”、“片雲”、“孤月”等詞,但作者並非有意為之,其重點應該落在最後壹句。古時候拯救壹匹老馬是不需要長途跋涉的。成語裏,老馬認路。曹操《龜雖長命》詩中說“姜是老的辣”“廉頗老了還能吃”,結合前面兩句的“他心還強”“他想生病”。壹旦抓住了主旨,再回到之前的鑒賞語言、意象、意境等話題就容易多了,至少不會跑題。

以上膚淺的見解只是在題目上,難免掛個漏,但我不膚淺,旨在拋磚引玉,讓大方家想出自己更好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