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
雨果壹生追隨時代的步伐。他是法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是19世紀初活躍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傑出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貫穿他壹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用愛控制“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多年,作品包括詩歌26卷、小說20卷、戲劇12卷、哲學著作21卷,共計79卷,為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的寶庫增添了非常輝煌的文化遺產。雨果經歷了19世紀法國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他從小就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裏昂。克倫威爾和序言(1827)出版於1827年。前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其重要的文學作品。1830年,他根據序言中的理論寫出了第壹部浪漫主義戲劇《埃爾·納尼》,它的演出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特別值得壹提的是,1861年,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放火燒了圓明園,義憤填膺。他大義凜然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吞了這次勝利(指洗劫圓明園)的壹半贓物。時至今日,帝國依然天真地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把圓明園華麗的破布陳列出來。我希望有壹天,被解放的、幹凈的法國會把這個獎杯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1885年5月22日,偉大的法國民族詩人、著名小說家維克多·雨果在巴黎逝世。100多年來,法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壹直銘記著這位偉大的法國文化先驅。雨果的不朽名作如《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1993》至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