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毅
暮春時節,長安城內處處歌舞,落花無數,寒食節的東風吹在皇家園林的柳樹上。
夜幕降臨了,宮殿裏忙著點蠟燭,煙霧飄到了王子和侯爵的房子裏。
[註釋]
1.寒食:節名,清明前兩天。在這個節日裏,古人前後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所以稱之為“寒食”。
2.皇家柳樹:皇家花園中的柳樹。
3.《夕陽》兩句:相傳漢代禁止寒食,朝廷特地給侯家點蠟燭。“傳”就是壹家壹家傳下來。“五侯”是指東漢的外戚季梁的五侯。另壹種說法是指東漢桓帝時宦官單超等同壹天被封為侯的五人。
4.斜:讀(xi),與“花”“家”押韻。
[簡要分析]
這首詩描寫了宮廷中的寒食節。詩人用漢比喻唐朝,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和宦官的寵信與壟斷的腐敗。
開頭“春城滿花”。“春城”指的是春天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落下,表示春末時節。“處處”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落紅的迷人春色。第二句“寒食東風柳斜”,講的是宮中園林的景色。“禦柳”指禦花園中的柳樹。當時寒食節斷柳進門是壹種習俗,而在清明這壹天,皇帝還頒布法令,把榆柳之火作為禮物送給近臣,以示恩寵。所以詩人特意在無限春光裏,剪下了隨風飄揚的“禦柳”。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天,後兩句寫的是夜晚:“夕陽西下,漢宮傳燭,輕煙散入五侯府。”“日落”是傍晚。“漢宮”是指唐代的皇宮。“五侯”壹般指東漢時同壹天被封的五個太監。這裏用漢朝來比喻唐朝,暗指中唐以來壹直受到皇帝寵愛的宦官。每個家庭都不能在寒食節生火,但皇宮是個例外。天黑之前,宮殿裏正忙著分發蠟燭。除了皇宮,妳的近臣也可以得到這個恩惠。詩中用“過”和“散”生動地描繪了壹幅夜晚蠟燭經過的畫面,使人看到了蠟燭的光亮,聞到了淡淡的煙味。讀到這裏,我們會想到“只有州官可以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話,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歌的主題。
這首詩善於選取典型題材,引用恰當典故,諷刺宦官寵溺和專制的腐敗。雖然文筆十分精妙,但在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形勢的印證下,讀者還是能理解詩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