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了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約500年的詩歌。(另外有六首詩有題無內容,即無詞,稱為盛詩),又稱《詩三百首》。先秦叫《詩》,或者整數叫《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原名《詩經》,壹直沿用至今。漢代毛亨、對《詩經》進行了註釋,故又稱《毛詩》。《詩經》詩的作者大多無法考證。涉及的地區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甘肅東部,北至河北省西南部,東至山東,南至江漢盆地。詩歌離不開音樂。
寫書過程
《詩經》最早的作品寫於西周初年。根據歷史書,憤怒是周公旦寫的。清華大學2008年的壹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竹簡)記載了等人打敗李果後慶祝飲酒,其間的即席詩《蛐蛐》與現存的《詩經·唐風》有密切聯系。最新的作品寫於春秋中期。據鄭玄《詩序》記載,是馬丁·朱琳,跨度約600年。
不多附,請查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