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也是詩歌中的壹種修辭手法,可以避免壹目了然,給讀者字裏行間留下聯想和思考的空間。巧妙恰當地運用典故,可以使詩歌寓意豐富,凝練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使詩詞更加凝練,使文字近而遠,含蓄委婉,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典故的作用是1。評論歷史,參照過去討論現在。
薄欽準(杜牧)
煙籠塞水沙,夜近秦淮酒樓。
商人不知恨國,仍隔河唱“後院花”。
《後庭花》這首詩的題目是《陳後主導遊》寫的《玉樹後庭花》,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詩人生活在晚唐時期,當時國運衰敗,這些統治者並不重視國事,而是聚集在餐廳裏欣賞頹廢的音樂。他們怎麽能不讓詩人擔心歷史會重演呢?因此,詩人在這裏借用陳後主因縱情聲色而最終亡國的歷史故事,來諷刺晚唐統治者的虛度光陰。
?2.抒情的表達,表明內心。
《江城子·密州獵》中的蘇軾“馮唐何時發?”書中有壹個典故。據《漢書·馮唐傳》記載,尚維在漢文帝年間任雲中太守,對匈奴有功,但因有功時多報六頭而被定罪革職。後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建議,派馮唐和傑夫去雲中赦免尚維。
在這裏,詩人身在密州,才華未得,壯誌難酬。尚維不言自明。希望有壹天,朝廷也能派馮唐這樣的人來,表達自己的壯誌豪情。
3.倡導聯想,創新意境。
破陣(辛棄疾)?
醉在燈油燈下看劍的夢裏,夢回軍營的舊日時光,壹響號角聲。八百裏分下主火,五十弦過長城,沙場秋兵。
馬跑得像馬德祿,弓箭飛得像打雷。皇帝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壹代又壹代的好名聲,這是壹個好主意。這是徒勞的。
“八百裏”和“德祿”二字,涉及兩個典故:壹是據《世說新語》記載,晉與王績就牛的“八百裏駁”打賭。王姬獲勝後,把牛殺了烤,後人以八百裏來指代牛。二是傳說劉備曾經騎過的鹿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河跳下,脫離了生命危險。用這兩個典故營造出瑰麗的意境,讀者不禁看到戰爭爆發前賞兵的壯觀場面和戰場上鐵血戰士飛越敵陣的激烈場面,極具穿透力。
?4.言簡意賅,內涵豐富。
劉禹錫《揚州第壹宴賞樂天》中“鄉愁空,吹笛子。還鄉似爛柯”,這裏用湘繡吹笛和知望會仙兩個典故,來表達他被貶二十多年後歸來的心情。
《溫蒂賦》隱含著對當時統治者迫害故人的不滿,表達了對故人的深切懷念。暗示自己被“爛柯”貶謫太久,這次回來仿佛是上輩子的事,感覺人事完全不壹樣。這不再是過去的日子了。短短的十四個字,表達了如此復雜的感情,這就是典故的魅力。同時也可以看出,用典也使詩歌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結構嚴謹。在增加詩歌內涵的同時,也增加了其外表的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