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朝)
好雨知時節,當春天來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暗,江船明。
看紅濕處,金冠城花重。
杜甫和李白壹直被認為是唐詩界的兩座高峰,同時,他們也構成了唐詩的分界線。李和杜雖然年齡相差只有十壹年,都經歷了盛唐和安史之亂由盛到衰的過程,但他們的創作卻有壹些根本性的不同。李白詩歌的主導風格形成於盛唐時期,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中心,以歌唱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為顯著特征。
但杜甫詩歌的主導風格在安史之亂前夕開始形成,並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在世界崩潰、哀嚎四起的苦難中成長。所以,當年流淌的自信浪漫的詩意,在杜甫來到這裏的時候戛然而止。在漂泊的旅途中,杜甫懷著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沈重責任感,凝視著那片流血流淚的土地,忠實地描繪著時代的面貌和他內心的悲愴。這種深入社會、關心政治民生疾苦、重視現實主義的創作傾向,以及由此帶來的語言表達上的壹系列變化,不僅標誌著唐詩在內容和風格上的重大轉折,也對中唐至宋代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盛唐詩歌的壹些重要特征仍然在杜甫的詩歌創作中有所體現。激情雖然在他的詩裏被克制了,但還是能感受到;壯麗的美仍然是詩人的愛好。他的時事政治詩多是真摯感情的表達和結晶,而不是以預定的社會功利為首要出發點。從這些方面來看,杜甫與盛唐文化有著很深的聯系。
壹,杜甫的生平和個性
杜甫(712-770)出生於珙縣(今河南)。他來自壹個有著悠久傳統的官僚家庭。從第十三祖杜預開始,幾乎每壹代人都擔任過不同的官職。所以杜甫自豪地稱之為“侍奉儒術,鎮守官吏,而絕不墮入素食事業”(雕賦形式)。其母系為清河崔氏,為唐代士族之冠。只是杜甫的父親杜憲只做了奉天縣令,這個家族已經有了衰落的跡象。
這個家庭給了杜甫正統的儒家文化教養和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雄心。所以,在他的壹生中,跳出世界的念頭很少占據他的頭腦。此外,唐代是壹個重視詩歌的時代,杜甫的祖父杜沈燕是武侯國最著名的詩人,這加深了杜甫對詩歌的興趣。他曾自豪地對兒子說:“詩歌是我的家人。”(《宗武聖日》)追求仕途和不朽的詩名,* * *同構成了杜甫的人生軌跡。
杜甫早慧。據說他七歲就能寫詩了。十四五歲時“遊書法場”(“莊遊”),與文士為友,以歌為樂。二十歲以後的十幾年,杜甫過著漂泊的生活。這不僅是為了增加經驗,也是為了結交名人,宣傳自己的名聲,為以後的職業提升做準備。他先去了吳越,對江南的風光和文化印象深刻。二十四歲時,杜甫到洛陽趕考,未能如願。他又在齊國和趙國四處遊蕩,過著放蕩的生活。後來他回憶說:“齊趙放蕩的時候,秋媽還挺狂的。”
(莊友)33歲,杜甫和李白在洛陽相遇,兩人以英雄的身份遊歷梁宋。李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特殊的風格和傑出的才華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把做官稱為他們家族的“素食職業”——壹個世代被攻擊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與此有關。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做官。起初,他信心滿滿。“他自稱頗出類拔萃,要的是金鹿”,他相信自己可以“給妳堯舜之榮,然後使風俗純正”(《魏作成二十二韻》),卻在十年的禁錮中屢屢碰壁。這可能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不夠強大,而李等人手握大權,對人才的引進采取阻撓的態度。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去世,生活變得艱難。為了生存和求官,杜甫不得不奔走於權貴門下,作詩送禮,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見。此外,他還向唐玄宗贈送了《雕賦》、《三贈賦》等許多禮物,希望唐玄宗垂青他的文學才華。種種努力的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尤偉率政府參軍,也就是安史之亂前夕。
天寶後期,唐朝社會雖然保持著表面的繁榮,但卻處處潛伏著危機。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壹是玄宗及其邊境將領壹心壹意擴張領土、窮兵黷武的政策導致國力空虛、民生艱難,許多人無辜死去;二是玄宗縱欲享樂,李、楊等人獨斷專行,堵塞言論之路,使政治黯然;第三,受到玄宗寵信的安祿山三次出任使節,手握重兵,威脅國家統壹。身處逆境的人容易看到現實中的弊病。當大崩潰來臨的時候,杜甫通過個人的不幸看到了國家和人民的不幸。天寶十壹年(752年),杜甫寫出了他的名著《車店》,以嚴肅的態度記錄了人們被趕上戰場赴死的悲慘畫面。這首詩標誌著杜甫詩歌的轉變。此後,他又寫了九首詩,繼續質疑災難性的邊疆戰爭。寫《兩為道》揭露玄宗寵愛的楊玉環公主的親屬的奢靡生活。以及長詩《從北京到奉賢詠五百字》將最高統治集團醉生夢死的處境與人民饑寒交迫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用“朱門酒肉臭,路凍死人”這樣震撼人心的詩句概括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壹度被困在叛軍占領的長安。後來,他獨自逃到唐肅宗,駐紮在鳳翔,並被任命為左拾遺。這是八年級的訓誡官。雖然職位不高,但這是杜甫在中央任職的唯壹經歷。但沒過多久,蘇宗就被上海書神為保家罷市所激怒,後被斥為化州四公甘源初參軍。由於戰亂饑荒,杜甫無力養家,對仕途失望。甘源二年(759),他棄官入蜀,當時蜀國安定繁榮。從安史之亂爆發到杜甫入川四年,全國處於劇烈震蕩之中,王朝危在旦夕,大批民眾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滿了危險和艱辛。他的詩歌創作,在血淚的滋養下,達到了巔峰。
《春望》、《月夜》、《傷心陳濤》、《傷心清班》、《北伐》、《羌寨》、《三官三別》等壹大批傳世名作,從詩人飽含心事的筆下湧出。
到達成都後不久,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城西建了壹座草堂。後來,杜甫的老朋友嚴武擔任我們的劍南川東和川西特使,他與杜甫非常親近,並照顧他的生活。第二次來蜀時,推薦杜甫為參謀長,又推薦袁外郎(後人稱他為“杜工部”)。杜甫來蜀避亂,求食。前兩年左右,他住在茅草屋裏,日子過得真舒服。當時描寫草堂周圍自然風光的詩詞也呈現出壹種清新閑適的韻味。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從全國來看,安史之亂雖然在公元763年結束,但唐朝的解體並沒有停止。在外患方面,有吐蕃的嚴重侵擾,甚至入侵長安,迫使代宗倉皇出逃;在內亂方面,普遍存在軍閥割據或半割據的狀態,同時政治腐敗和官方暴力也在增加。從四川中部來說,既是吐蕃進攻的重點,也是容易發生軍閥混戰的地方。
蜀二鎮間,發生了嚴重的軍事叛亂,杜甫壹度舉家逃亡。壹場劇烈的動蕩演變成持續的衰落,讓杜甫對國家的未來更加失望。他後期的詩歌和情感甚至比安史之亂時更為沈重。
永泰元年(765),嚴武去世,蜀國再次發生混亂。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了依靠。他帶著全家上船,過著漂泊逃亡的生活(或者說是在嚴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為工部尚書的職務由虛職變為實職而離開蜀國前往長安)。原本的目的大概是沿著長江以東走出四川,但途中由於疾病和戰爭,停留了很久。先是在雲安住了壹段時間,然後在夔州住了將近兩年。五十七歲那年,終於坐船出了三峽,卻還在湖北湖南的水路上徘徊。最後在大理五、五十九歲的時候,死在耒陽附近的壹次乘船旅行中。杜甫艱辛的流浪生活在這裏慘淡收場。
“漂泊在天地之間的西南”十壹年(《詠懷碑》五首之壹),也是杜甫詩歌創作的重要時期,留下了壹千多首,占其《杜工部集》詩歌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黃河兩岸被皇軍收復》、《又是武郎》、《秋興》、《將軍》、《記憶古跡》、《壹夜出國》都是這壹時期的傑出代表作。尤其是以居於夔州的兩年為中心,杜甫的詩歌創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可以說是杜甫詩歌的第二個高峰。
在杜甫的青年時代,他的性格中有兩種不同的因素。
壹方面,他從小受儒家正統文化的影響,把高德、尊名、尊法作為人生的基本準則;同時,他也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有著相當高傲浪漫的壹面。其詩《莊遊》追憶往事,聲稱“性誌嗜酒,恨惡狠心”,“飲酒視為八極,俗事無邊”;在文學上,連屈原、賈誼、曹植、柳甄這樣的人都不理,可見他有多驕傲。與李白、高適等人交遊時,縱情飲酒歡歌,慷慨緬懷往事,窮追射獵,也有幾分任俠式。後來經歷了很多磨難,杜甫性格中野性的壹面收斂了很多。傳統儒家的人生觀對他的性格和行為習慣起了更大的作用,但他並沒有完全成為另壹個人,成為壹個純粹的君子。《舊唐書》中關於他“浮躁”、“豪放”、“以壽為榮”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沒有壹些驕傲和急躁,恐怕很難成為詩人。這方面的壹個突出表現就是杜甫對屈辱的人生境遇壹直非常敏感。杜甫在長安和浪跡西南期間,常常不得不依靠權貴的幫助。他在詩中寫道:“財主朝拘,肥馬暮塵,杯剩寒,處處有愁!”(《魏作成張二十二韻》)“苦搖為食,常露報恩。.....不要為窮人嘆息,讓觀眾尷尬。”
(《荊南秋韻三十首》)壹個有“太平宰相”之誌的人,如何成為無業遊民,乞丐,卻感受不到深深的痛苦?這些詩與李白的自白“嗬,我怎能對達官貴人卑躬屈膝,誰也不願意被人以誠相待”完全不同,但在本質上有相似之處。杜甫詩歌中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懷是出於真情,但絕不意味著他在感到自己生於平庸,於世無用時,在精神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救贖。
對人生信仰和政治理想的執著,也是杜甫人格的壹大特色。後世有人說杜甫是“莊主”,杜甫的詩也自稱“幹坤,腐儒”(江漢),都是基於這種執著的態度。所謂的“堯舜至君”,所謂的“愛民愛物”,對很多人來說不過是壹句空話,壹種標榜,但杜甫卻真心實意地信奉和貫徹。而且儒家有進退之道,即“窮則獨善其身,成則濟世之道”,杜甫卻不願意這樣做。他不顧貧窮,壹心想著世界。甚至,越是社會崩潰和混亂,他越想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認為,雖然“各國都用盡了”(《江陵南浦之舟》送鄭少寅審判),但他最終還是能以壹點點人力改變現實。他這種執著的態度,在當年的實際政治生活中可能沒有任何用處,但對詩人來說卻很重要。正因為如此,杜甫才能始終保持面對現實的熱情和勇氣。
杜甫是壹個感情豐富的人。他與李白交往時間不長,但在李白危難之際,他又為夢所困擾,多次寫出《李白之夢》、《致天空盡頭的李白》等感人肺腑的詩篇。當他離開夔州住的壹套房子時,他忘不了隔壁那位常來我們院子裏吃棗的老太太。他特意寫了首《又是武郎》的詩,請求新主人多體諒她。當然,更多的詩歌表達了他對戰亂國家和貧苦人民的強烈憂慮。但是杜甫的感情和李白不壹樣,是受理智控制的。這種性格對杜甫的詩歌創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即杜甫更喜歡並更善於以嚴謹的形式,用精挑細選、反復錘煉的語言來表達情感。
二,來自時代的混亂挽歌
杜甫早期作品數量不多。這些詩符合時代風氣,充滿自信和英雄主義傾向,與杜甫自己後期的作品有明顯的不同。比如的曹虎馬把馬形容為“無路可走”、“萬橫行”,畫鷹把鷹形容為“時擊百鳥,血灑野草”,都是狂妄之舉。《望嶽》這首詩是以“泰山壓頂,氣勢磅礴!,蒼翠欲滴,橫跨齊、魯兩地,氣勢磅礴;結尾句“壹旦爬到山頂,妳就會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小。”充滿了前景,使人感受到詩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狀態。隨著杜甫逐漸深入苦難的現實,他的詩也變得沈重起來。但是早期詩歌的宏偉特征仍然存在。
《車行》的創作標誌著杜甫詩歌的轉型。由此,杜甫的詩歌創作在思想內容上有四個主要特點:嚴肅的現實主義;在忠於唐朝和君主的前提下,他嚴厲批判了統治集團中的腐朽現象;對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汽車商店》的開頭是壹幅悲慘的畫面:“汽車跌跌撞撞,馬蕭蕭,妳們每個人的腰帶上都帶著弓和箭囊。我的父母,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和孩子都跑去看他們,當他們行進時,灰塵遮住了天空,他們看不到鹹陽橋。他們邊跑邊喊,拉著妳的袖子,他們悲傷的聲音飄到了天上。”然後他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唐玄宗,後者喜出望外:“前朝流血成海水,武帝的心還在為戰爭而跳動!”這首詩接著說,戰爭導致了國內生產力的下降:“妳不知道韓家,山東200個州,在數以千計的村莊,除了雜草什麽都不生長,盡管堅強的女人們已經彎下腰去耕田,東和西的犁溝都被打破了?."
最後,我用我的想象力為無辜的死者吶喊:“妳沒看見青海頭,壹點都是被遺棄的老白骨。新的鬼魂現在在那裏哀號,舊的,在暴風雨的黑暗的天空中最響亮!”
在唐詩中,沒有壹部作品具有如此嚴肅的面對現實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杜甫詩歌的批判精神在後來的《從北京到奉賢詠五百字》壹書中得到進壹步發展。詩中既描寫了他對王朝和君主忠貞不渝的本性——“葵火倚日,其物性難奪”,又批評了在歷山宮揮霍無度的玄宗君臣:“朝廷所分帛,皆出自冷女,鞭撻婆家,聚斂貢市。“在這裏,杜甫的筆觸及了統治者與人民之間,剝削與被剝削之間的根本對立。
在杜甫的思想中,合理的政治應該表現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和諧:君主應該熱愛人民,使他們安居樂業,而人民自然應該忠於和支持君主。然而實際上,這只是壹種幻想。作為壹個誠實的詩人,當他嚴肅地面對現實時,他不能不為之感到艱辛。杜甫的名句《三官》《三別》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詩是杜甫在甘源二年從化州到洛陽時寫的。不久前,唐軍圍攻鄴城安史之亂被擊潰,形勢危急。為了保住洛陽和潼關,唐軍想盡辦法在百姓中抓丁,連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放過。杜甫以敘事詩的形式描述了自己親眼所見的悲慘境遇。
從這些典型的憂國憂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杜甫。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憂國”和“憂民”並不容易統壹。因為杜甫所憂慮的“國家”與李朝“帝王程序”的存亡息息相關,這個“國家”首先是包括杜甫在內的統治階級的國家,統治階級成員根據身份地位從這個“國家”中獲得不平等的利益;至於“人民”,尤其是貧苦勞動人民,即使他們的利益關系到這個王朝的存亡,他們也主要是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安史之亂,就其本質而言,是壹場企圖改變王朝的軍事叛亂。安氏集團的領導者雖然主要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胡人,但民族矛盾並不是主要的。可以說,普通人是被爭奪最高權力的兩大集團推入了血火之中。那麽杜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先看他的“新安全官員”:
客人行至新安路,大聲呼喊壹些士兵。請問新安官方:“小縣城沒有丁嗎?”“昨晚正式發文,第二次選男線。”“中國男人絕對矮,何必守城?”胖子是媽媽送的,瘦子是壹個人。白水東流黃昏,青山還在哭。“不要把眼淚弄幹,把眼淚收起來,等眼睛幹了,就能看見骨頭了。天地必無情!”
讀到這裏,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苦難人民極其真實和深切的同情。當他說出“眼幹則見骨,世態炎涼”這樣令人心酸的話時,他指出了壹個令人痛心的事實:人民在這個世界上已經走到了死胡同。如果順著這個方向走,就會出現壹個嚴重的問題:犧牲到最後的人,是否有義務繼續為唐朝做出犧牲?詩人在這個危險的時刻停下筆,轉向另壹個方向:
我軍取了襄州,天天看著,賊會不會回軍星,會不會出營,很難知道。只要糧在老根據地附近,兵還在北京,水挖不到,牧馬役也輕。情況是王世順,教養很清楚。送別不流淚,仆射如父兄。
所謂官軍勞力輕,軍官愛惜士兵,似乎沒有危險,這是杜甫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但他只能這樣幻想,安慰年輕的士兵和他們的家人。說到底,他還是要求百姓繼續為唐朝做出犧牲。還有《婚禮送別》,描寫壹個結婚才壹天的新娘,送丈夫去參軍。詩裏不僅寫了她的悲傷:“妳今天就要死了,還用更多的筆墨描述了這個女人的形象。她要求丈夫“不要擔心婚禮,為軍隊努力工作”,並說她不能跟隨,因為“軍隊裏的女人害怕失去士氣。“我們不能說杜甫小說裏的新娘都是不真實的,但我們可以想象,壹定有女人不希望自己的親人死去。之所以選擇這位新娘作為主角,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包括《辭舊迎新》中那個自己也被征去當兵的老人,他的遭遇可以說是極其悲慘,詩人也確實對他充滿了同情,但是在文章的最後,他還是讓老人說了壹句“何處是天堂,敢茍延殘喘”之類的話。
總之,杜甫的“憂國”,不能讓他喪失良知,回避看清事實。他“心系百姓”,但又不能背棄唐朝的根本利益,只能在尖銳的矛盾中尋找妥協之道。而這種妥協是很勉強的,這讓詩中表達的情緒顯得很痛苦。我們沒有理由批評杜甫。作為封建時代的詩人,能如此認真地面對現實,關心人民,是難能可貴的。但另壹方面也要看到,在以後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他獲得這樣壹個道德意味濃厚的稱號,也是有深刻原因的。
(1)如張勛、在安史之亂中堅守綏陽,吃人無數,死人成千上萬,封建史學家和正統文人至今仍贊美他們吃人,這與杜甫的態度完全不同。
杜甫晚年,由於局勢的日益失控和自身的尷尬,對軍閥官僚的暴力和腐敗的態度更加尖銳和嚴厲。雖然很少有像《車店》、《三官》、《三別》這樣描寫細致的作品,但用高度概括的詩意語言揭示的事實,卻有壹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如《草堂》寫蜀中軍閥的叛亂和相互殘殺:“至今用地,風雨聞之。鬼妾與鬼馬,悲而娛之。”——似乎被殺的人還在哀號,妻妾馬兒都在為屠刀取樂而難過。多麽殘酷的畫面!另壹個例子是“三絕句”中官軍的殘暴:
殿前兵馬雖是小雄,縱暴略與羌匈奴相同。漢水之上,官軍中多為女性。
時代的苦難,在杜甫的詩中,帶著焦慮和憤怒被記錄下來。然而,他又能拿現實怎麽辦呢?他只能艱難地告訴自己當官的朋友:“所有的人都應該是白人,但所有的工作都很壹般。”(《送靈州路使者到崗》)
他只能期待皇帝的智慧:“誰能敲妳的門,下令減免賦稅?”他只能感嘆:“種地安了,就去爭錢!”
(《白日夢》)這些無奈又倔強的吶喊,表達了飽受苦難的人民的心聲。
杜甫不僅是壹個時代的觀察者和記錄者,他自己的經歷與同時代人的苦難交織在壹起。從他的詩歌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位充滿正義感和同情心的誠實詩人是如何在漂泊的旅途中掙紮,經歷了饑餓、寒冷和危險,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對於生活在動蕩年代的人來說,這種詩特別有感染力。如《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被困長安時所作,表達了詩人對被戰火隔斷的妻子的懷念之情:
在遙遠的福州,她正看著月光,獨自從她房間的窗口看著它。對於我們的男孩和女孩,可憐的小寶貝,太小了,不知道首都在哪裏。她混濁的頭發帶著薄霧是甜蜜的,她玉白色的肩膀在月光下是寒冷的。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再次躺在屏幕上,看著這明亮的光,不再流淚?!
當他逃到鳳翔,有機會到漳州探親時,寫下了他的代表作《羌村三歌》,錄下了第壹首歌:
天紅雲西,太陽腳下地平。柴門鳥語喧嘩,千裏歸客。老婆怪我,我還在哭。世界的混沌在飄移,活下來是偶然的。鄰居滿墻都是,唉聲嘆氣。子夜更像蠟燭,相對夢幻。
這首詩呈現了壹個戲劇性的、極其感人的場景。在那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中,家庭被摧毀是常事,但骨肉團聚似乎不可思議。杜甫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清晰地表現了他們壹家人重逢時驚喜、悲傷、喜悅的復雜心情,感人至深。千百年來,引起了很多人內心的聲音!
正是因為個人命運和當代苦難交織在壹起,所以充滿同情和社會責任感的杜甫,往往把自己的經歷和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會問題聯系在壹起。比如《從北京到奉賢吟五百字》中,他認為自己年幼的兒子餓死了,家裏還享有壹些特權。那些地位低下的“無業人員”和“遠程兵”會如何奮鬥?《茅屋被秋風吹破》中,他家茅屋被風雨凍壞,他做了壹個“太平萬棟,天下窮人皆大歡喜”的祈禱。這種博大的胸懷值得後人敬佩。
杜甫的詩自古就有“詩史”之稱。但是應該指出的是:
詩歌不會因為記錄了壹些史實就成為好詩。杜甫對歷史不感興趣;他的有史可考的詩歌,以及敘述自己經歷、反映歷史風貌的詩歌,都是他生活和歷史的結晶,浸透了他個人的辛酸和淚水。盡管後世的壹些詩人也關註社會和政治問題,但他們往往對歷史感興趣,所以他們的詩很難打動我們賦的詩。
當然,杜甫的詩並不都與當時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有關,也完全是憂憤之作。其實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尤其是描寫山川自然風光的詩歌,在他的收藏中占了很大比重。杜甫壹生去過很多地方,吟詠美麗的山川,給他艱難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像西南的風景,很多都是因為杜甫的詩才開始為世人所知的。有時,杜甫會忘記壹切,沈浸在大自然的各種微妙變化中,寫出“細雨中的魚,清風中的燕子”(《水檻寄心》)和“雲遮月初,香散小樹花”(《寄意》)等壹類閑適的詩句。畢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作為詩人,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對美好的事物失去興趣。
三、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杜甫是壹位有創造力的詩人。相比較而言,李白的詩自然、飄逸,不可復制;而杜甫的詩,則是艱苦卓絕,嘔心瀝血,可以作為為人的準則。在這方面,杜甫的詩比李白對後世的影響更大。
杜甫的詩歌種類繁多,風格各異。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是杜甫的詩應用廣泛。他不僅用詩來形容抒情,還用詩來寫傳記和自傳、書信、遊記、政論和詩評,幾乎無所不能。但這也帶來了部分詩歌趨於理性的問題。
二是杜甫對前代詩歌的態度較為寬容,主張“多師受益”,而不是輕易否定。比如杜甫雖然也批判南朝詩,但他從來沒有像李白那樣誇過“自建安來,美不珍貴”(“古風”之壹)。他真誠地肯定和借鑒了許多六朝作家,如庾信、何遜、殷鏗等,從而豐富了自己的創作。這壹點,元稹在《杜甫墓誌銘》中著重指出。
杜甫善於運用各種詩體。他的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在唐代都是壹流的。七言絕句雖然沒有李白、王昌齡的絕句突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只有五大奇跡,數量不多,成就略遜壹籌。在杜甫的詩歌中,有幾類特別有獨創性,最能代表他在中國詩歌史上的貢獻。我們將分別介紹。
壹類是以五言古體形式寫成的自傳體詩,其中《從北京到奉賢吟五百字》、《北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這些詩大多篇幅較長,往往集景物、敘事、抒情、議論於壹體,能表達相當復雜的內容。比如《北伐》這首詩有700字,描述了作者從鳳翔到漳州壹路的經歷和所思所想。沿途的風景、戰爭的傷痕、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對個人經歷的感受、與家人的團聚等方方面面交織在壹起,情感的起伏充分展現了杜甫當時復雜的心理。這類詩歌是由辭賦風格轉變而來的,帶有明顯的散文化成分。宋代詩歌有“以文為詩”的傾向,明顯受到杜甫作品的影響。但在杜甫的詩中,仍然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起這樣壹首長詩,而又不失詩的特色。
壹類是七言古體、五言古體的敘事詩,以車店、二為道、三官、三別為代表。這類詩實際上是古代樂府民歌的演變,只是杜甫打破常規,“以事實命名”而非古代樂府詩,更能反映現實,充滿生活氣息。這壹創作直接指導了中唐時期以元稹、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從敘事藝術的角度來看,這些詩善於刻畫人物,尤其是運用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在中國古代敘事詩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另壹類是七律。杜甫在這方面的成就為中國的詩歌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杜甫之前,七律多用於宮廷作和。這些詩內容貧乏,語言貧乏。此外,很少有優秀的作品。杜甫到了之後,不僅成熟了七律,而且充分發展了這種詩歌形式所包含的可能性。七律和五律壹樣,都是固定的詩歌形式。但是杜甫利用了它比五律略大的空間,使它包含了相當大的容量。在語言節奏上,雖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兩個字,但經過杜甫的精心調整,可以產生各種變化。於是,七法就成了壹種具有獨特藝術表現形式的詩歌形式,既優美工整,又開闔動蕩。試試他的壹首代表作《秋興八首》;
玉露雕零楓林,巫山巫峽蕭瑟。江天之間波濤洶湧,雲遮霧繞。叢菊前些日子流淚了,她壹個人在船上。寒衣處處推刀尺,白帝城急兮兮。
巫峽秋聲秋色詩淒美蒼涼,瑰麗沈郁,烘托出孤獨的詩人形象。全詩既有力又精致,給人豐富的感覺。有時,杜甫為了追求特殊效果,把古典詩歌的句式和聲調錘打成格律詩,人們稱之為“歪理”。如“白帝城第壹高樓”:
城市的尖端安靜而憂傷,是獨立而空靈的飛樓。峽中雲遮,龍虎臥,江清日與貓遊。扶桑西枝對破石,弱水隨東影流。拿著棍子嘆氣的是誰?血淚湧回白頭。
這首詩中,第二句和第七句語法完整,沒有回避虛詞和代詞。都是古詩的散文句(通常是正體詩的句子比較緊湊)。特別是第七句,是上五下二的節奏,在第五個字“著”處形成強烈的停頓,然後引出壹句悲傷而有力的終句。在旋律上,這首詩的每壹句第五個字的層次都與韻中規定的相反;而且對仗中的三四句、五六句,結尾都是三聲三濁,起伏感很強,有古風的特點。這樣,作者打破了格律詩固有的平衡與和諧,通過妥協尋求壹種獨特的魅力,從而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