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遵循古詩詞教學規律,以讀促學,把握古詩詞特點,因材施教,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內容。下面是三個初三語文古詩教案,希望能提供給大家參考。
範三年級中國古詩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榮、顏”等7個新詞;能寫12“鴛鴦”等新詞。
2.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含義,了解古詩大意。
3.能夠正確閱讀和背誦古詩,默寫絕句。在詩歌中感受春天的味道。
教學重點:
能正確閱讀和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點:
結合現實生活,圖文並茂,才能理解古詩詞的大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找關於春天的詩。
教學時間:
3個課時
教學課程:
第壹類
壹,引入話題,明確任務
1.導讀:我們唐代有兩位詩人,壹位是享有“詩仙”美譽的李白;另壹個是杜甫,人稱“詩聖”。杜甫的詩在唐代享有很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將學習杜甫寫的壹首絕句。板書主題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習古詩《絕句》。
3.補充絕句知識。
絕句是詩歌的壹種體裁,根據每句話的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設計意圖:引言的引入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知道絕句是壹種詩歌體裁。
第二,第壹次讀古詩,感受節奏
1.顯示第壹次閱讀要求:
(1)大聲朗讀,獲得正確的發音,朗讀詩歌。
(2)同桌發音。
2.逐句朗讀句子。課件展示了“晚日”、“泥融”、“鴛鴦”等詞語,並進行糾正。
3.教師示範閱讀,學生練習閱讀。
4.壹起讀古詩詞,讀詩詞的韻律和韻味。
第三,理解詩歌,想象春色
1.杜甫的詩裏有圖。自己對照課本插圖讀古詩,看看詩裏畫的是什麽。拓展妳的想象力。詩中有太陽,有山,有春風,有花,有泥,有燕子,有沙,有鴛鴦。
用妳自己的話描述詩中的圖畫。相機老師總結古詩詞的含義。
2.詩中不僅有美麗的春色,還有氣味。詩中寫道:太陽晚了(),花草是春風()。
美麗的春天景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自學三四句:泥融飛燕,沙暖眠。
4.詩中的燕子在做什麽?妳為什麽飛來飛去?詩中壹對鴛鴦在做什麽?妳為什麽睡得這麽香?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閱讀詩歌想象,閱讀課本中的插圖,結合實際生活,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中所寫的春之美。於是,就有了對春天的熱愛。
第四,課堂總結,鼓勵背誦。
引導學生按詩背誦,並能在課堂上寫作。
第二節課
首先介紹背景,引入新課。
長度惠崇是北宋時期的畫家,擅長畫鵝、鴨等小動物。
2.介紹壹下詩人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惠崇濱江夜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而寫的。
二、自學自讀,熟讀詩句。
展示自學的要求:把自己不懂的單詞和短語勾畫出來,借助參考書自學。
第三,對詩歌的深入探索和理解
1.引導學生讀懂詩歌的魅力。提醒學生註意停頓。(在黑板上寫古詩,畫個停頓)
2.《春江夜景》這幅畫是什麽季節的?妳能從這首詩中找到春天的足跡嗎?桃花盛開,鴨子戲水,蘆蒿長勢旺盛,新鮮的蘆苞從土裏冒出來。)
這幅畫壹定很美。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
(1)妳知道藜蒿、蘆芽、河豚嗎?老師解釋道。藜蒿:壹種生長在低地的雜草。蘆葦芽:蘆葦的嫩芽。河豚:壹種味道鮮美,但在肝臟和其他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地區,它們每年春天都逆著河流遊泳,在淡水中產卵。
(2)學生描述詩中的畫面內容。老師提問:詩中哪些句子描述了畫的內容(前三句),最後壹句是什麽?詩人的想象力。
(3)師生總結古詩詞的含義,並在課堂上背誦。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用評論理解詩歌。
第四,課堂總結,談談感受。
讀了這首詩有什麽感受?
設計意圖:根據詩人對春天景色的把握,讓學生感受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
第三類
壹,引言,揭示主題
1.繼續學習壹首宋代詩人寫的古詩,壹起感受春天。
2.強調這是壹個多音字。
3.在黑板上寫字。說明題目(散曲路上)
二,初讀古詩詞,補充學習方法
1.師生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查字典、筆記、插圖)
2.學生按照學習古詩詞的方法自學古詩詞。
3.1和2句壹起讀。自習後,妳學會了哪個詞或詩?
強調“潘”和“精疲力盡”的意義?
設計意圖:需要回憶和總結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好老師教他們方法”,鼓勵學生提出學習古詩詞的新方法。
4.《梅黃石》正值江南雨季,難得有這麽好的天氣,詩人心情大好,越遊越好。指導學生閱讀1和2句,體會詩人的意境。
詩人乘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失望之際,聽到樹上的黃鸝聲,不禁吟出以下兩首詩。壹起讀三四個句子。
6.這時,詩人的心情壹定是驚喜。引導學生讀懂詩人的情懷?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詩人從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
7.壹起讀全詩,讀詩人心境的變化。(伴著音樂大聲朗讀)
8.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意思。
第三,總結全詩,展開。
1.欣賞美麗的春光。(播放視頻)
2.用有學問的詩描寫春色。
黑板設計:
四行詩
唐·杜甫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惠崇春江夜景
宋壽司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藜蒿\地面\蘆葦芽短,
正當河豚想往上走的時候。
曲道忠
宋·杜畿
情緒改變
初三中國古詩詞三教案:範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古詩。
2.借助註釋和相關材料,結合插圖,我們可以理解詩歌,感受詩人對畫面的生動描述和對生活的熱愛。
3.借助對這首詩的研究,我對這首詩的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借助筆記和相關資料,結合插圖,可以聯想和理解詩歌,學習詩人對畫面的生動描述,感受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理念
1.遵循古詩詞教學規律以讀促學。
2.把握古詩詞特點,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延伸學習內容。
4.壹步壹步螺旋式上升。
教學準備
掛圖,蘇軾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壹,引入話題,板書話題
1,小黑板展示小知識。
課外知識積累:蘇軾,(1037——1101),字子瞻,名東坡居士,文學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散文如歐陽修,詩歌如黃庭堅。他與南宋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2.板書:惠崇的《春江夜景》
3.展示惠崇《春江夜景》教學掛圖。
引導學生讀詩,觀察教學掛圖上的內容;讓學生知道這是壹首題詩,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的畫。描寫了江南初春的景象。
第二,第壹次讀古詩
1.在小黑板上展示自學技巧(1)
古詩自由閱讀,要求讀得正確,讀得流暢,讀得有情。
②能夠理解“藜蒿”壹詞,正確書寫“沖”和“是”。
2.學生自學。
3.測試學生學習情況(鏡頭顯示教學掛圖)。
(1)識字“藜蒿”、“拜”和“石”
(2)指幾個學生壹起讀詩,集體評價,用“/”在詩中畫壹個停頓,然後壹起讀。
惠崇/《春江夜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頭,
春江/水暖/鴨先知。
藜蒿/地面/蘆葦芽短,
正好/河豚/想上去。
第三,重讀古詩,理解詩詞。
1,展示自學技巧(2)
(1)重讀古詩,結合註解,利用工具書逐行理解詩歌。
(2)了解詩人是如何描述《春江晚景》這幅畫的內容的。
2.學生要按照自學提示自學,老師要在行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選擇。
3.老師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
(1)指多名學生說出每行詩的意思,老師及時點評。
“竹外桃花三兩,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竹林外開著兩三朵桃花,鴨子在水中嬉戲,仿佛最先註意到初春河水的變暖。
老師:“三兩桃花”是什麽意思?兩三朵桃花開了,給了我們春天的信息。
生:《鴨先知》說明鴨子在早春最先知道河水變暖,所以迫不及待的下水玩耍。
“蘆蒿滿地都是短葦芽,正是河豚要上的時候。”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沙灘上長滿了藜蒿,蘆筍開始發芽了。這個時候,美味的河豚上市了。
老師:“蘆蒿滿地短蘆芽”是什麽場景?(春天的生機很可愛),“河豚”是畫中的東西嗎?河豚不是圖中的東西。妳能把文字和圖片聯系起來嗎?(引導學生發展豐富的聯想。)
(2)讓學生知道,這首詩是詩人在師生研究時,由河邊-河中央-河岸想象出來的,其中1-3線為繪畫場景,描繪了竹林、桃花、河水、鴨子、蘆蒿、蘆苞的景色,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景。詩的第四行從畫面中跳出畫面,極其豐富。
朗讀和背誦古詩。
1,展示自學技巧(3)
①讀古詩三遍,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背古詩。
2.學生進入第三預習,實現學習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3.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引導學生總結題畫詩的特點。
給我看看《畫蘭花》這首詩。“身在千山之巔,突巖深縫妙香。腳下無雲,方不相識,相留。”
讓學生結合這兩首詩,理解題畫詩的特點。
2比較壹下,看誰能正確快速的背誦。學生背誦古詩。
動詞 (verb的縮寫)課堂培訓
1,辯論詞:
崇拜()蘆葦()海豚()蒿()
拜()魯()和追()桿子()
2.在這首詩中,關於這個場景的詩是:
作者想象的詩是:
3.古詩鑒賞:
這是壹首韓國詩人寫的詩。
這首詩描寫了季節的景象,體現了詩人。
學生做完練習,老師知道學生的練習。
不及物動詞摘要
師:學完這首詩,妳從古詩的內容和思想上有什麽感受?詩人畫圖的方式給了妳什麽啟發?
黑板設計:
桃花鴨
在繪畫中
藜蒿芽
畫外河豚(聯想)
初三中國古詩三教案:範文三。
我能閱讀、發音和造詞。
顏淵·尤恩(嚴海元)嚴海元是信天翁的別稱。
鴛鴦得益於胡
chong chong(倡導)dolphin tún(海豚)
減紀m: n(減少)
第二,會寫會寫
融(融)(融)(融)(融)
燕子(燕子)(汝嫣)(鳥巢)
元陽(元陽)(海原)(元豐)
楊(鴛鴦)(楊貴)
利益(優惠)(物質利益)(折扣)
崇拜(崇拜)(崇高)(崇拜)
蘆葦(蘆葦)(柑橘)(蘆薈)
芽(發芽)(豆芽)(麥芽)
李(梅花)(楊梅)(蠟梅)
小溪(小溪)(小溪)(山谷)
泛(大範圍)(洪水)(泛響應)
減少(減少)(加減)(減肥)
第三,易錯詞
融合:左下方是“點、左、橫、縱”;
沖:上下結構,下面是“宗”。
第四,多音字
xíng(步行)háng(銀行)
我明白了
迪迪(地球)德(快樂地)
五、相似人物
牙齒(牙齒)
六,同義詞
融溶溫熱全時段
欲望-思考-添加-增加。
七、反義詞
晚-早香-臭暖-外冷-內(內)
短-長晴-多雲減-晚-早。
八、考點提示
1.背三首古詩,燕子(第65438段+0-3),荷花(第2-4段),江南記憶。
2.憑記憶寫“絕句”
3.結合詩的意思,想象畫面,談談絕句、惠崇春江晚景、散曲道鐘分別寫的是什麽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