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周期
從北宋開國到趙在的七八十年間,宋詩基本上沿襲了唐的風格。就體裁而言,以雕琢優美句子和運用典故為特征的昆西風格影響最大。165438+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初的詩壇基本都是它在主導。
追溯期間
、趙、歐陽修、梅、等青年作家在反對駢文、提倡古文的同時,共同反對楊儀、片面追求近體唱和的詩風,繼承了宋初王禹偁關註現實的精神,提倡創作大量具有反映國計民生傳統的古典詩詞,以配合當時的變法運動。宋詩獨特的議論文化和散文文化也在此時形成。
創新期
165438+20世紀下半葉,王安石、蘇軾相繼稱霸詩壇,宋詩創作達到第壹個高峰。王與蘇在政治主張和詩學主張上有諸多不同,但他們孜孜不倦的求新精神和個人風格卻是壹脈相承的。
凝固期
黃庭堅的詩有所謂“點石成金”、“脫胎換骨”之法,旨在“推陳出新”,又不失宋代革新時期的開拓精神。後來的跟風者以此為八股,形成了江西詩派,在兩宋時期影響很大。宋詩在寫作技巧和音韻格律上又壹次走上了模仿前人、只折騰的形式主義道路。
中興時期
南宋前期,抗敵和北伐成為詩人表現的重大題材,大量愛國主義詩歌湧現,使宋詩在這方面成為超越前代並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典範,這是這壹時期的主要貢獻。以陸遊為代表的中興詩人擺脫了江西詩派的束縛,確立了自己的風格。
漂移期
南宋後期,已經沒有更重要的詩人了。先後活躍於詩壇的“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是宋初走晚唐老路的賈島、姚合等詩人,寫出了壹些清新易讀的作品,但總體而言,宋詩如同當時的政局壹樣,動蕩不安,每況愈下。直到宋末,文天祥等愛國者以凝結了血淚的正義之歌揚名立萬,宋詩才終於迸發出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