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大意是:吾皇盛世,長盛不衰,千秋萬代;礫石成巖,被苔蘚覆蓋;長治久安,國富民安。當國會討論制定其國旗和國歌的法案時,日本政府提出了其對國歌“君之代”含義的解釋。1999年6月29日,國會眾議院召開全體會議時,小淵首相作了如下解釋:“根據日本現行憲法,‘君之代’中的基米是指天皇,他是國家和民族團結的象征,他的職位來自擁有主權權力的人民的意誌;‘君之代’描述的是我們整個國家的狀態,國家有壹個皇帝,他的地位來自擁有主權權力的人民的意誌。天皇是國家本身和民族團結的象征,所以把國歌的歌詞解讀為祈求我們國家的永久繁榮與和平是恰當的。“我想知道是誰先寫了國歌的歌詞。日本31音節俳句的兩首詩中有國歌的字樣,分別是10世紀的《古今和聲集》和11世紀的《韓浪頌集》,但詩人姓名不詳。從很小的時候起,人們就會在宴會上朗誦詩歌,以紀念吉祥時刻或慶祝重大事件。這些詞往往伴隨著帶有壹些典型演唱風格的音樂。這些唱法類似於民謠(日本藝術“能”表演的唱法)、(三弦流行歌曲)、京(三弦戲劇敘事唱法)、祭祀歌(節日歌曲)和琵琶歌(琵琶伴奏歌曲)。這些詞還被用在童話等故事中,甚至出現在江戶時代的通俗小說(日語稱為浮草)和幽默的狂韻詩(民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