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早就學習書法,年輕時就接受了良好的楷書訓練。“文革”期間,因為社會上寫大字報的風氣比較濃,寫得好的漢字的人會被認為是文化人,受到人們的尊重,應該說對她學習書法起到了壹定的作用。她沒有資格在工作中寫作,但她可以在家裏閱讀和張貼。河南的書法環境為她學習書法、加入書法圈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也提供了各種條件。她涉獵廣泛,在真草書方面下足了功夫。她長期擔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在書畫團體中擔任過許多領導職務,參加過許多重要展覽。她是河南省女子書法界的重要人物之壹。她涉及多種書法風格,其中篆書最為出色,尤其是蕭篆書,其用字規範,結構準確,用筆清爽,在目前的篆書隊伍中也是相當優秀的。她創作了大量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的作品,但壹直想寫出更有分量的佳作,或者說她的代表作。這種強烈而豐富的創作情感,讓她在過去的兩三年裏靜不下心來,“讀書”的欲望緊緊地抓住了她。長期沈浸在壹項事業中,會給人帶來創作靈感。終於有壹天,她突然想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壹首詩《紅樓夢》,她想用書法的形式再現出來。用草書和其他字體書寫會更快,但她克服了困難。她選擇了篆書,而且是篆書,這是以前沒有人做過的工作。這種讓她內心悸動的欲望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創作激情。面對這個吸引人的藝術項目,她做的第壹件事不是舉起毛筆寫字,而是讓所有詩詞中的每壹個字的篆書都合法,這是寫篆書最重要的依據。於是,從《石頭人》這本書的第壹首詩,到最後壹首《紅樓夢》,* * * 240多首詩,15000多字,她從參考書裏壹個字壹個字地搜。她查閱了65,438+00多本工具書,如《中國書法大辭典》、《說文大辭典》、《康熙字典》、《書法字海》、《漢語大辭典》、《篆》、《篆通鑒》等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除了兩個詞的來源需要拼寫外,其他的都被查了出來。這種努力和作用,就是書法界和文字學界特別強調壹個字的結構要“從源”,壹個字有不同寫法的地方,她都找出了多種結構,避免重復書寫。我們可以想象這是壹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完成的前期工程。她折疊成壹個長格子,每頁7行,每行7個字。除了題目,文字占據了整個網格,構圖相當統壹。全書300多頁,可謂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學與書法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