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曲老師。
設計意圖:
禮貌是壹個人素質的主要體現,也是壹個人良好人格的重要標誌。3-6歲是孩子性格開始形成的時期。在此期間,如果孩子養成了文明禮貌的意識和行為,對提高其人際關系的質量和適應社會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可以體驗到文明禮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教會幼兒日常禮貌用語,培養幼兒初步的文明禮貌意識和行為。
活動準備:動畫、錄制
活動流程:
1,導入部分:
老師為孩子們播放卡通片。請快坐下來,仔細看他們。
【畫外音,明明是去權貴家玩的,本尼迪克特!嘟嘟!嘟嘟!薔薔聽到了輕輕的敲門聲,當他打開門,他看到薔薔說,“進來”。明明玩著薔薔的玩具,明顯想玩薔薔的遙控車,說:“妳給我玩好嗎?”薔薔說:“好吧!”明明說:“謝謝”。他們玩得很開心。明明不小心用遙控車撞倒了壹個強大的積木城堡。明明馬上說:“對不起”,薔薔說:“沒關系。我在努力建造壹座更美麗的城堡”。]
2、擴展部分:
提問:
1.妳喜歡明明和薔薔嗎?為什麽?(引導孩子說話清晰有禮貌,所以喜歡。)
分段看動畫片,註意“請”、“謝謝”、“對不起”這些詞
老師:如果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請”、“謝謝”、“對不起”,會給人帶來歡樂。它們是神奇的詞語。請孩子們觀看以下卡通片:
第壹部分:
畫外音:毛毛和陶濤在操場上騎自行車。當陶濤轉過拐角時,毛毛把他按在了地上。陶濤和他的自行車摔倒了。最後,毛毛和陶濤成了好朋友。]
請考慮壹下。毛毛和陶濤說了什麽?他們沒有打架,而是成了好朋友。
(引導孩子說“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
第二部分:
畫外音:紅紅今天來到幼兒園,帶來了她最喜歡的洋娃娃。她壹會兒不肯放手,壹會兒親它,壹會兒抱它。藍藍看到這個娃娃也想玩,最後他們壹起快樂地玩了起來。]
讓孩子們再想壹想,藍藍是怎麽得到這個洋娃娃的?她說什麽了?
(引導孩子說“請”和“謝謝”)
老師:孩子們都知道世界上有這些神奇的詞,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請欣賞詩歌《魔語》(省編教材,大班第二冊)。
3.延伸部分
讓孩子們去別的班看看。誰還在用這些神奇的詞?
更多幼兒園教案可用:曲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