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和欣賞前人的作品是詩歌創作的必要途徑。不言而喻,有規律的古詩。我們要學會平仄押韻、對仗以及各種“詩性語言”,要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工具,含蓄優美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學會如何創作古詩詞。
現代詩歌創作雖然不受這些格式規則的限制,但情感的表達、壓抑、隱藏、爆發也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而這種引人入勝的表達也需要大量借鑒前人詩人的思想,然後在思想上突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現代詩歌風格。
不然它和分支散文有什麽區別?
首先,學習規則。第二,通過了解背景,欣賞名著,學習規律,提高詩歌鑒賞能力。第三,創意傳播。再好的作品也沒用。別人說的不壹定對,但“必有老師。”
這三點已經詳細闡述過了,在此不再贅述。有興趣可以搜壹下我以前的文章。如果沒興趣,就算了。反正上面也簡單解釋了壹下。
今天我想談談詩歌創作的態度。
寫詩的態度
說到寫詩,認真不重要。
在頭條這麽久,也看到了很多詩人和楹聯愛好者的作品,有壹點心得分享給大家。
有很多學生渴望詩歌的知識,不斷創作對聯、詩詞、韻文。這沒有錯。在規則學習階段,這些活動可以盡快加強平準和對仗的知識積累,很多人樂在其中。
但在我看來,這些朋友對寫詩“太在意”了。
專心是不是不好?認真不好嗎?
當然不是。
只是詩歌這種重視靈性的文學創作,有時候不堅持也能拔尖。
就像很多朋友的網名壹樣,做到了特別文藝,剛開始我自己的網名花了很多心思,後來覺得有點矯情,但是用了這麽久,改起來也不容易。
事實上,這種過於追求詩意和詩心的心態,往往會成為我們創作出好作品的障礙。
現在很多學寫詩寫詩的人都把它看得太重了。如果為了創作詩歌而把自己變得古雅,文藝,甚至女性化,那隨時聊天就有些不正常了。
寫詩是壹門高於生活的藝術,但如果我們不能走得更高,我們就不會落到地上。如果走極端,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也無法創作出真正好的作品。
詩歌的重要性
古詩詞在早期的地位是很高的。《詩經》不僅是壹部民族風俗的匯編,也是用來教育統治者和人民的。也就是說,詩歌最初是作為壹種政治工具被重視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不斷湧現,語言體系越來越豐富,國家管理體系越來越完備,詩歌的作用越來越小。宋以後,從靖遠到明清,詩歌雖然還占據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但其政治作用基本看不到了。
現當代,誰還把詩歌當回事?除了詩人本人。
我們為什麽寫作?我們能寫什麽?
我們在這裏表達我們的感情和願望。但現在不是古代了,我們表達感情的方式有千萬種。讓我們去卡拉ok吧,用我們的聲音來表達我們的感情。也許妳說這是“發泄”,發泄也是表達感情的正確方式。
如今,詩歌不再是必需品了。這和唐朝不壹樣。那時候,如果妳不會寫詩,妳就很難發展妳的交際。
所以,雖然談詩不會成為朋友交流中的負面話題,但對日常生活的作用基本等於零。
即使在古代,也很少有職業詩人。古代那麽多我們熟悉的詩人、詞人,歷史上大多是以文人、官員的身份生活的。寫詩和作文其實是公務之外的事情。當然,也有壹些人要專門寫詩。不是他們立誌做詩人,而是他們無法不朽。
古代文人墨客的誌向在哪裏?為國為民辦實事,不是寫詩作文那麽簡單。還是那句話:詩詞是最後的技能。
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古詩詞在今天的地位。
寫詩只是壹件有趣的小事。
如何寫好壹首詩
這是如何開始創作詩歌的升級。但是寫詩的時候誰不想寫壹首好詩呢?
除了上面說的學習規律,增強鑒賞和創作交流,怎樣才能真正寫出好詩?
那三點只是寫好壹首詩的前提,最重要的壹點是,詩歌是情感沖突的產物。
所以,沒有感情就不要寫詩。
情感伴隨著靈感。當我們捕捉到這種靈感,具備了上面所說的知識和技巧,就能通過詩歌的語言,正確地表達出我們內心情感沖突背後的意義,這就是詩歌。
而且,還寫了壹首好詩。
情感有很多種,但概括地說,可以分為兩種:向內的個人情感和向外的家國情感。
我們不反對文藝作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了解了詩歌的歷史之後,我們會發現,那些能夠千古傳誦、歷久彌新的作品,都是出自有偉大情懷的作品。
真正好的作品是很有時代特色的。
說白了就是大氣,可以天長地久,小家子氣,最終會被埋沒。
六朝的齊梁體,唐代的Xi昆體,宋代的唐詩派,南宋的四靈詩派。他們的作品華而不實,技巧嫻熟,典故艱深。都是風騷了壹陣子,卻缺少社會關懷和人文關懷。我們現在能記起其中的壹個嗎?
但當我們談到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軾、辛棄疾,基本上可以馬上反映出他們的代表作。這些人和作品確實存在於中國人的文化血脈中。
因為他們關心社會,詩歌能真實反映社會生活,是真正的好作品。
這並不是說現在寫詩壹定要關註政治生活,而是我們作為詩人和作家,壹定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面對整個社會,面對全人類,思考深刻的問題。
只有情感是向外的,有思考,才能賦予詩歌真正長久的生命力。
而生命力長久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