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是宋代郭茂謙編撰的。“樂府”,原是主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於漢武帝,南北朝時已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制作樂譜、收集歌詞、培養音樂人才。歌詞有兩個來源:壹部分是文人專門寫的;壹部分是從民間收集來的。後來,人們把樂府機關收集的詩歌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於是樂府由官方名稱變為詩名。郭茂謙編纂的樂府詩有100卷,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樂府歌曲集。主要收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曲,以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五千多首。它的收藏很廣,各種都有大概的順序,每首歌都有解。是繼《詩經·風》之後,又壹部總結中國古代樂府歌曲的著名詩集。
《樂府詩集》將樂府詩分為12大類,如郊廟詞、射燕詞、鼓吹詞、橫吹詞、和聲詞、清商詞、舞詞、琴詞、雜詞、近體詞、雜詞、新樂府詞;其中又分為幾個小類,比如橫吹。在這些不同種類的音樂中,交妙曲和佘艷曲屬於宮廷使用的樂章,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不太盡如人意。倡導歌、舞蹈歌中也有壹些藝術價值較差的作品。但總的來說,它收集的絕大部分是優秀的民歌和文人用樂府舊詩創作的詩歌。在現存的詩集中,《樂府詩》是壹部成書較早的重要詩集,也是歷代樂府詩中最完整的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