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汶川地震已確認死亡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的生命顯得如此渺小。地震摧毀了人們的家園,高樓大廈瞬間倒塌,親人再也沒有回來,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痛苦。然而,自然災害並沒有擊垮生命的勇氣。在千千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的關懷下,倒塌的建築得到了重建,失散的親人團聚了,人們的生活充滿了歡笑。是妳,是我,是他,是來自千千的熱情捐助和熱情問候,讓壹個國家變成了壹個家庭。這就是“壹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深刻內涵和生命力。上帝保佑中國,上帝保佑汶川。我們中華兒女攜起手來,共同建設壹個美麗幸福的家園,在災難面前無所畏懼。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讓我用壹句詩“妳們好嗎?”?《汶川》和大家壹起紀念汶川地震壹周年:
5.12
難忘的黑色數字
去年的今天。
就三分鐘。
汶川三分鐘
從天堂墜入地獄
1年
漫長的365天。
掰著手指數數。
希望時針
能不能慢慢轉,慢慢轉?
好給汶川
更多治愈的空間
汶川,妳好嗎?
這句話
在心裏咀嚼了千百遍。
終於鼓足勇氣
吐出這些五味字
汶川,妳好嗎?
妳的四肢遠離妳破碎的身體。
縫回去了嗎?
所有受害者都有房子嗎?
孩子們又走進校園了嗎?
漫長的冬天
人們吃飽穿暖了嗎?
汶川,妳好嗎?
失去親人的人
妳擦幹眼淚了嗎?
悲傷已經轉化為力量了嗎?
勇敢地走向明天,繼續寫作
親人未完成的詩
壹個翅膀受傷的孩子
妳臉上有笑容嗎?
他們都準備好長出翅膀了嗎?
再次翺翔藍天
汶川,妳好嗎?
到處的花又燦爛了。
沈睡的靈魂
變成了彩色的蝴蝶
飛翔和跳舞
安慰和陪伴失蹤的人
上升到永恒之星
眨著明亮的眼睛
深情地凝視
帶著美好回憶的家。
汶川,妳好嗎?
微風告訴了答案。
妳堅韌的脊梁骨再次挺起。
像壹個新生的巨人
廢墟上崛起
不屈不撓的精神
傲然屹立於天地之間
汶川地震後我們應該在周年祭做什麽?
去年的今天是中華民族永遠不會忘記的壹天。那壹天,四川汶川發生裏氏8.0級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波及面最廣、破壞性最大的壹次。在過去的300個日日夜夜裏,有很多東西需要去感受,去記憶,去回憶,去思考。在今天這樣壹個特殊的日子裏,全國各地都在準備或開展各種紀念活動。這對於人們緬懷逝者,寄托哀思,堅定信心,加快重建,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那什麽樣的紀念合適呢?我覺得這種紀念既不能讓人過於悲傷地再次感到悲傷,也不能讓人炫耀地覺得自己在消費悲傷,更不能改變悲傷的顏色和味道。而是通過這次紀念活動,將對逝者的懷念轉化為對生者的關愛,幫助災區人民走出陰影;通過這次紀念活動,促使每壹個公眾更深入地思考公民社會道德和責任的構建、慈善事業的發展、救助的科學化、人性化和長期化等深層次的東西;通過這種紀念,人性的美好可以凝聚成壹種穩定的道德信仰,善良和博愛可以長久地植入人們的心中,而不是總是靠災難來喚醒人類精神深處最珍貴最真實的感情,總是靠災難來激發人性的美好。所以,在今天這樣壹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過去,我們只能以無奈的寬容,甚至終極的麻木,來應對物質主義、精神頹廢、目光短淺、人際冷漠以及各種昧良心、不道德的行為。那麽,正是救災過程中新形成的主流價值觀,喚起了我們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潛藏的良知、愛心、道德追求和道德熱情。妳現在還剩多少?而地震到底給我們每個人帶來了什麽,比如恐懼的恐慌,撕心裂肺的悲痛,或者瞬間溫暖的觸摸,改變了我們,讓我們知道了什麽?妳現在還珍惜這些“什麽”嗎?
5.12大地震是壹場生命的浩劫,也是我們民族永遠不會忘記的心理創傷。民族在哭泣中進步,國家在反思中推進政治文明,人性的力量和生命的尊嚴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長。紀念的初衷因此很簡單,就是寄托壹個民族的哀思,壹個民族的反思,壹個民族的期待。
逝者安息,生者努力。雖然苦難和悲傷刻在我們的心裏,但生活還是要繼續。
天災無情,人類無法抵禦。颶風、洪水、冰凍、地震...自然災害的種種無情和損失,終於可以在電腦屏幕上變成“科學數據”了。而各種客觀的“科學數據”往往是壹個痛苦的總結,往往已經為無數鮮活的生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與自然災害的鬥爭中,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普通人能什麽都不做嗎?在災難預測無法做到完全準確的今天,大家應該如何保護上帝賦予我們的寶貴生命,如何在災難降臨的那壹刻做出最及時最明智的選擇,如何自救救人,如何避免或減少悲劇的發生?慘痛的教訓促使我們不斷思考、總結、復習。而人的智慧總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豐富。
2007年,首屆校園安全和風險管理論壇公布了壹組令人驚訝的數字。在過去的壹年裏,約有1.6萬中小學生和3000名大學生非正常死亡。調查顯示,在各類校園事故中,45%是由於學生安全意識差造成的,通過教育、預防和加強管理,提前采取措施,80%是可以避免的。
生活總是關愛有安全意識的人。如果我們多關註個體生命,如果我們加強相關的生命安全教育,用知識保護生命,很多災難可能就消失了。可喜的是,汶川地震後,防震減災和公共安全教育成為許多學校的自覺選擇,“珍愛生命,守護生命”的理念成為大多數師生的知識。
每壹片綠色生命都需要精心呵護。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廳關於開展全省萬所學校師生應急疏散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精神,為做好首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2009年5月7日-13),紮紮實實開展“壹日壹練,壹月壹練”應急演練。切實提高師生防範火災、地震、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能力,使生命安全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切實減少悲劇發生。我們學校會積極響應號召。現在,我對高中校園開展“全省學校師生緊急疏散演練”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提出三點要求:
要求壹:為普及公共安全和防災救災知識,增強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地震災害的綜合能力,要求各班主任要組織開展預防火災、地震、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知識的專題宣傳教育。同時,學校辦公室和團委負責制作預防自然災害的展板。每個學生都必須抽出時間在食堂前的宣傳窗口觀看和學習。
要求二:為提高師生應急疏散能力,防止擁擠踩踏等事故發生,初中校區將於5月12日下午5點50-4點30分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高中校區不參加此項活動,但要求每壹位學生和老師將課間的每壹次常規演練和每壹次大型集會都熟練地當作壹次疏散過程和逃生過程。
要求三:每個同學老師平時都要做好安全防範,從身邊做起,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壹旦發現對安全不利的隱患或情況,應及時消除或報警。
同學們、老師們,以生命的名義學習公共安全和防災救災的知識,以生命的名義熟練掌握這種常規的、系統的演練,以生命的名義關註身邊的隱患,絕不懈怠!不開玩笑!!
初夏的冥想
——寫在汶川地震壹周年之際。
今天,5月12。初夏的這壹天永遠是紀念日。
2008年5月28日04: 28,12,這是壹個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令人心痛的時刻。8.0級強震!那壹瞬間,地動山搖,山崩地裂,許多田地、工廠、學校、公園被夷為平地,無數幸福的家庭頃刻間支離破碎,成千上萬鮮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之下...
回想起來,去年那段時間,我們有太多的恐懼,太多的悲傷,太多的感動,於是我們每個人都盡力為汶川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募捐,捐錢,哀悼...
-為了那短暫的生命。
-為了永不放棄的救援。
-為了壹次又壹次的生命奇跡...
今天,在這裏,當我們不把當時的悲慘故事壹個壹個的提起,我們依然無法忘記那個本該繁花似錦的五月,在今天這樣溫暖燦爛的陽光下,那些災難和死亡。
生命曾經是如此美好,但當血肉之軀與鋼筋水泥抗衡時,又怎能與其堅硬脆弱的生命抗衡,也無法逃脫地震的“魔掌”。
災難和死亡是最無情的。但是,災難也是考驗人靈魂的最好見證。汶川大地震中,人性最美好最光輝的榜樣不斷洗禮著我們的靈魂。在那個關鍵時刻,我們所有人都很榮幸地看到,中國人民團結成了壹根比以前更強大的繩子,我們自己也成為了這支力量的壹部分。經歷了地震這樣的大災難,在巨大的悲痛之後堅強不屈,當然還有震後重生的現實和希望,讓我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也懂得了付出和付出,還有那種源於血脈深處的民族凝聚力。正是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義無反顧地成為了每個人行動的準則。當四面八方的愛湧向汶川,我們懂得了不放棄,不放棄的可貴。寬廣的關愛之心,不屈的民族凝聚力,成為戰勝各種困難的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成為見證國家意誌、民族素質、民族道德的溫柔感動。
所以,在今天這壹天,我們在短時間內忘記悲傷的時候,要時刻懂得尊重和感謝生命,敬畏和期待生命,珍視和珍惜生命;當我們在短時間內忘記了悲傷,就應該把它轉化為行動的力量,重新組織從地震中延伸出來的精神財富,把愛的主題、民族的凝聚力等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下去。
汶川地震壹周年之際,讓我們再燃壹支蠟燭,為遇難同胞深深祈禱。多年以後,當這場大地震被寫進歷史,當它帶來的身心創傷逐漸恢復,我希望我們,甚至我們的後代,仍然能夠永遠記住這場大地震中壹切的感動和溫暖。
讓我們高昂著頭,讓我們大步向前,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