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分為兩節:第壹節中,詩、蜜蜂、湖泊、螢火蟲、睡蓮、春天、小鳥、白丁香等意象都來源於星星,給人壹種溫馨美好的感覺。在這種溫馨美好的理想境界中,詩人用“誰不想”的否定反問表達了強烈的肯定語氣,流露出對理想的向往。第二節中的“冷”、“孤獨”、“苦難”、“顫抖”、“雪”、“凍土”、“被吹掉”、“骨瘦如柴”等意象都來源於“星星”,給人壹種陰暗、冰冷的感覺。對於黑暗冰冷的現實世界,詩人用“誰願意”這種肯定的反問表達了強烈的否定語氣,流露出對苦難現實的不滿和批判。這樣,全詩的第壹、二節以“星”為原始意象,在相似的結構、句式、修辭和相同的節奏下,先後劃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象,創造了完全不同的意境,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既保留了“星宿變奏曲”的主題,又在強烈的對比中表達了詩人批判現實、追求理想的執著人生態度。
總之,這首詩以朦朧含蓄的藝術風格表現了詩人積極鮮明的人生態度,體現了詩人堅定執著的人生追求,給人以精神上的振奮和精神上的震撼。從這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朦朧詩中可以看出,壹首真正成功的朦朧詩,壹定不是為了晦澀而去追求,故意讓讀者最後壹頭霧水,甚至不知道為什麽,而壹定是在朦朧含蓄的藝術形式中表現出積極鮮明的思想內容。因為文學作品要反映現實生活,朦朧詩作為四大文體之壹,永遠不可能脫離文學發展的正常軌道,成為沒有生活內容的形式遊戲,只能沿著健康的道路積極發展。同時,壹定不能滿足於閱讀和欣賞朦朧詩,壹定要完成從頭到尾的過程,壹定要從朦朧中解讀出積極的、有特色的思想情感內容。這樣,才是欣賞朦朧詩,達到真正理解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