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作品
(壹)春秋時期
l《詩經》原稱《詩經》,後稱《詩經三百》。名篇有《關雎》、《孟》、《伐檀》、《說書》、《七月》。中國最早的詩集。收錄了周初至春秋時期的詩歌305首,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中國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將其列為“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之壹。
2.孔子,字丘,,字倪父,父,魯人,儒家創始人。這本書是由孔子的弟子和他們的再弟子編纂的。主要著作有《論語》20篇,每篇以前兩個字為標題,如《學而時習之》。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被列為“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之壹。
3.魯史家左丘明。主要著作是《左傳》,春秋時期稱為《左傳》,又稱《左春秋》。“傳”是解釋經文的文字。曹劌之爭、闞之戰、燭之兵敗秦等。選自這本書。中國第壹部編年史和歷史散文。春秋時期記錄史實是文學。
(二)戰國時期
4.孟子,明珂,於,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世人稱為“亞聖”。這本書是由其弟子編輯的。主要著作有***7篇《孟子》,每篇以前幾個字為題,如梁、公孫醜、告子等。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百家的哲學散文,“四書”之壹。孟子擅長論辯和比喻,對後世議論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5.列子,名宇寇,是壹位道長。主要作品是《列子》,又名《徐沖真鏡》,是各種哲學家的哲學散文。《愚公壹山》出自這本書。
6.莊子,本名周,中國南方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部。哲理散文,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文學影響很大。
7.荀子,名卿。劉詢,漢武帝宣帝,諱之,改名孫青。主要著作是《荀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勸學》和《天論》。另壹部作品《賦篇》對漢賦的興起產生了影響。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法家等學說為補充的思想體系。韓非和李斯是其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於諸子百家的哲學散文。李斯的代表作是議論文《逐客書》。
8.韓非是法家大師。主要作品是《韓非子》,書中有55篇文章,分別是《平鸛遇上蔡桓公》、《吳朱》、《南國》等。,都出自這本書。哲學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作。
9.呂不韋,秦湘,集合大眾,編撰了《呂春秋》。呂氏春秋,又名呂蘭,***160篇。查進和查川都出自這本書。收錄於各派哲學隨筆和雜家代表作中。
10平明屈原。中國第壹位愛國浪漫的詩人,開創了楚辭新的詩風,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山鬼、《喪》等。11)、田文、九章(佘江、哀、橘頌等)。9).西漢時,劉向編著了壹部《楚辭》,以屈為主要部分。因其具有濃厚的楚地方色彩而被稱為“楚辭”,後人將這種詩風稱為“楚辭體”、“騷體”。創造了中國詩歌《離騷》和《詩經》的浪漫主義傳統,被稱為“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11戰國策,33篇。荊軻刺秦王,鄒忌諷刺庶吉士齊王,唐舉不負使命。西漢劉向據史料編。國別史書和史論主要記錄戰國時期謀士、縱橫家在遊說諸侯或相互爭論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鬥爭策略,以及他們的政治活動。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影響很大。
(3)漢代
12賈誼,又名賈生、賈長沙、賈太傅。主要作品為十卷新書58篇。《論秦》(三部)出自此書。此外,論積蓄疏,論懸賦,論屈原,論秦代都是首創。其賦承楚辭,啟漢賦,影響甚大。
13劉安,淮南王。他的主要著作是《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神女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都來源於此。
14司馬遷子長,又名太史公,簡稱史謙。與司馬光壹起被稱為“歷史上的二司馬”。、和班固也被稱為“班瑪”。主要著作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全書共130篇,其中人物傳記12篇,書籍8本,表格10張,家族30個,人物傳記70篇。《廉頗列傳》、《藺相如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屈原列傳》、《信陵君盜符救趙》皆出自此書。歷史散文。中國第壹部傳記是通史,開創了傳記、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忠史”。魯迅稱贊其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史學“雙寶”(史記、資治通鑒)之壹,前有“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後有“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
2文學常識
15班固,字,是“班瑪”之壹。他的主要著作是《漢書》。《蘇武傳》就是以此為藍本的。它是最早開創紀傳體斷代史風的“三史”和“四史”之壹。
16樂府,代表作有桑、龍、商燮、十五參軍、孔雀東南飛等。前四種見宋(南朝)郭茂謙編《樂府詩》,後壹種見南朝徐陵編《魚臺新詠》。《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並稱為“樂府雙璧”。
中外文學常識(2)
(4)三國、兩晉、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音,字孟德,被尊為武帝,“三曹”之首。他的主要作品是魏武帝作品集。代表作有《苦寒之旅》、《烏龜雖是長壽》、《短歌之旅》、《看海》等。屬於樂府歌曲。打造“建安風格”新風格。魯迅稱他為“改革文章的奠基人”。
18曹植,字子建,名,失智,後稱陳,三曹之壹。主要作品有《曹子建集》,代表作品有野田的《黃雀行》、《七步詩》、《洛神賦》、《杜亮賦》、《白馬篇》。曹丕,字歡子。“建安七子”和“建安七子”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燦、徐幹、阮瑀(yǔ)、楊穎(yáng)、劉真。王參的七傷詩是其最高成就。《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為人友善,經常“在竹林裏遊泳”。他們是嵇康、阮籍、單濤、向秀、阮賢、王戎和劉玲。
19諸葛亮,本名,別名臥龍,是鄉的侯。有“諸葛季梁”和“模範”就是這個原因。
20、陳壽,字承佐。他的主要著作是《三國演義》。《隆中對》就是基於此。
21幹寶,字升。他的主要工作是尋找神靈。《莫邪》和《東海孝妻》都是以此為藍本的。它是中國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之壹,其中大部分是誌怪小說。
22.陶淵明,壹個潛隱而鮮明的人物,被譽為中國第壹位傑出的山水田園詩人——五柳先生。有陶淵明的收藏。代表作有《桃花源詩》、《歸中詩》、《歸園詩》、《飲酒》等。
23日,葉凡,該書被。《楊樂子妻》、《張衡傳》等。傳記年表是最早的“四史”之壹。
二十四日,劉義慶攻封臨川王。主要著作是《世說》,唐代稱為《世說舒心》,宋代稱為《世說新語》。周初、陳太秋和他的朋友都出自這本書。作為壹部筆記小說,它記錄了魏晉時期人物的軼事,可視為誌怪小說的開端,與誌怪小說相對。
25.劉勰,字延河,晚年出家,法名惠帝。主要著作是《文心雕龍》,這是中國第壹部文學理論專著。
26.北朝樂府,著名作品如《木蘭詩》、《敕勒歌》、《柘陽柳歌》等都收入樂府詩集。其中《木蘭詩》是“樂府雙寶”之壹。
(5)唐
27.王波,字安,是“初唐四傑”(與羅、、陸、、楊炯並稱)之壹。主要作品是《王子安集》,其中最著名的是《送別杜副都督赴任》和《王騰亭序》。他取得了“四傑”中的最高成就。
28、何張之,字甄姬,自號思明狂徒。主要作品有《唱柳》《我的故鄉書》。
29、王之渙,字紀靈。主要著作有《涼州詞》、《登合闕樓》。絕句《涼州詞》被譽為“唐代絕句之代表作”。屬於邊塞詩派。
30.孟浩然是襄陽人。唐代大量寫山水詩的第壹人,與王維齊名,被世人稱為“王蒙”。主要作品有《路過老人村》和《肖春》,是孟向陽的作品集。
31王長齡,江寧人。曾是龍彪彪的壹名隊長,被世人稱為王龍彪,因擅寫七絕而被譽為“七絕大師”。主要作品有《走出堡壘》、《參軍》。後人編纂了《王昌齡集》。好邊塞詩和宮怨詩。
32.王維,字子遷,正史上官至天子,故稱。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壹起,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送元二十岸Xi》(又名《陽關曲》)、《觀鳥溪》、《相思》、《狩獵》、《輞川別業寄語裴迪》等。王右丞的收藏。蘇軾推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3.高適,字達夫,曾經是壹名散漫的騎手,在國際上被稱為高昌適。與岑參並稱“高岑”,也是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葛炎行》、《別動大》等。後人編《高昌史記》。
34.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是中國古代繼屈原之後又壹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世人譽為“詩仙”。正如杜甫,他被稱為“杜麗”。唐代三大詩人之壹。主要作品有《夢登天目山》、《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歌》、《秋登宣城北樓謝條》等。,是古典詩詞的巔峰之作。韓愈稱贊:“杜麗文章在,火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