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初心。讀李白[J]。炎黃縱橫,2008,(01)。
[3]張成,陳謙。淺析詩人李白文化性格的心理意義[J].湖北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8,(01)。
[4]許爾曼。李白的足跡——穿越1300年回望[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7,(01)。
[5]鐘靈。論李白詩歌的悲劇浪漫主義[J]。中國科教創新指南,2009,(19)。
[6]常言。李白山水詩意境探析[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4)。
[7]康懷遠。李白解讀[J]。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01)。
[8]趙平略。永遠的夢——李白的理想[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9]楊·。與爾共哀——論李白的生命意識[J]。華杉,2009,(02)。
[10]潘淑賢。“氣”:李白及其詩歌的最大象征[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1)。
【1】張銀虎。TP21李白詩選[J]。上海集郵,2002年,(12)
[2]郭·。李白詩歌大拼盤[J]。小學生創新作文,2004,(09)
[3]沈靜之。李白“同天梯百裏長”詩辨析[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04)
[4]郭金培。唐詩概論——《夜深山寺》[J]。現代漢語(理論研究版),2005,(10)
[5]張虹。赫索格與浪漫主義傳統[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03)
[6]盧燕萍。論李白詩意驅動的特點及文化心理成因[J]。天府新論,1988,(05)
[7]呂·。淺談李白詩歌中的“月”[J]。中學語文,1991,(02)
[8]嚴松。李白《詩的故鄉》品《花束》[J]。魅力中國,2009,(18)
[9]李·。用浪漫主義精神武裝學生的頭腦[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3,(07)
陳鈞,李白和蘇祥[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