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初高中語文課,老師欣賞詩歌肯定會提到“意象”。詩歌通過具體的意象承載情感和思想。什麽是圖像?意義指的是頭腦;圖像是指對象圖像。所謂意象,就是在主觀意識中有選擇、有秩序地組織起來的客觀現象。
由思想創造的帶有抽象情感的客觀事物的形象。
比如詩歌中猿的出現往往象征著壹種悲傷的感覺;柳樹象征著離別。比如詩人王之渙的送別詩裏,描寫的是楊柳東風樹,綠水夾禦河。“說到離別,詩人的腦海裏自動產生意象,塞外柳樹象征著‘斷柳送別’。
意象的概念也廣泛應用於心理治療的各個流派,如認知行為療法、意象對話等。
心理治療中的“意象”是指壹種想象出來的心理意象,並不真實存在。這裏的“意象”壹詞是指所有類似於感官知覺的內在心理符號。形象不僅僅是視覺形象。根據信息符號的感知通道不同,可分為視覺圖像、聽覺圖像、味覺圖像、觸覺圖像和嗅覺圖像。其中,視覺圖像占主導地位。
形象源於無意識,主要表現在視覺形象上。
它出現的方式也會以聽覺和其他感官的方式出現。
圖像可以表達意義,具有象征性。這個意思。義往往不是這個形象的表面和直接意義,它能反映出隱藏在形象背後的心理活動。所有心理上的東西都可以用意象來表達,因為在有意識或潛意識的活動中,人們常常用意象來象征和建構心理現實。
所以,意象是無意識語言中使用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