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三月風詩》出自哪本書?

《三月風詩》出自哪本書?

題記:最近在詩友中看了幾篇詩歌評論的文章,很有感觸。這樣的交流非常親切和諧。閱讀和欣賞詩歌真的是壹件高雅的事情,我也借用玉子的詩來附庸風雅。

當我翻閱玉子的詩歌,思考我第壹次讀哪壹首時,我發現玉子在短短幾個月內積累了這麽多的文字,這麽多深情的話語。如果壹定要用幾句話來對他的詩做壹個判斷,那麽我可以寫下三個字來描述它的內容:悲憫、哲理思考和深情;而這種悲憫,這種哲學思考,這種深情,都是通過準確的形象,用語言展現出來的。

(A)對世界的同情

如果說歲月模糊了玉子第壹首映入我眼簾的詩,那麽我清楚地記得我讀他的《悲慘世界》時的心情。我首先感到的是震驚。在這個歌舞升平的時代,在娛樂至上的當下,我有幸懷著深深的悲憫讀到了這樣壹首詩。這首詩描述了礦難中礦工的恐懼、無助和痛苦:

寒冷/煤渣般的寒冷/呼吸的寒冷/在寒冷中爬行/從壹層樓爬到另壹層樓寒冷/無盡的寒冷

黑暗很重/是山的重量/老鐘的重量/生命的重量/重壓之下/我成了黑煤/妳燒的/我的骨頭/隨風飄散的/我的灰燼。

煤礦工人冒著生命危險在地下采煤,因為它能散發熱量,溫暖人的身體,進而溫暖人的心。然而,誰能看著滿身黑灰的礦工們呢?誰知道他們的辛苦?當礦難發生時,誰能理解他們的感受?而那種感覺是冰冷的。這種寒冷是因為地下的低溫還是他們要面對的各種“沈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就是這麽艱難,有太多的無奈和掙紮,甚至是猙獰。但是人別無選擇,只能堅強的活著。在《活著》中,詩人寫道:

活著/像壹座山/風來時擔著風/雨來時接受雨/堅強/但沒人問/這是山的選擇嗎?

生活真的給人的選擇余地和回旋余地很少。在人生的選擇上,玉子把人的困境推到了極致。

孟子“告?這壹章說,“每個人都有同情心,...慈悲是仁。“玉子是這樣壹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總是仔細觀察,感受這個世界的冷暖。在他的很多詩裏(比如《為這個鞋匠寫壹首詩》),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悲憫的感覺,是那麽的厚重和深沈。

(二)人生哲學

正如玉子在短小精悍的文章《論詩人的責任》中所說:在現實面前,詩人應該有壹種勇敢的責任。為此,他以展現人類的種種,啟發思考為己任,寫下了許多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詩。

《生命之旅》是玉子對生命主題的思考。毫無疑問,對於這樣壹個宏大的主題,壹首詩對它的哲學思考必然不同於壹篇長篇大論,必然選擇壹個視角;此外,為了避免寫這類詩時容易出現的抽象和無聊,玉子選擇用壹個場景來寫生活的主題。這也是玉子在我寫《生活》這首詩時給我的建議。看完初稿,他告訴我,想象壹個場景更有感染力,更有利於表達情感,而不是幹巴巴的推理。這叫戲劇性的壹幕。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吶喊”、“路標”、“代價”等人生旅途中的元素,活了起來,就像血液壹樣。這首詩說:

紅腫的腳在沙礫上哭泣/厚厚的黑色血塊是前進的路標/壹段旅程/我知道有多長/但我稱不清散落的骨頭/有多少上萬噸。

這樣的開篇既有力,又能喚起讀者的思考。它壹方面寫出了生命的艱辛、挺拔和不屈,另壹方面告訴讀者,在思考生命時,生命的對立面——死亡,也必須納入思考之中。因為死亡與其說是生命的終結,不如說是生命的壹部分。

果不其然,玉子接著寫道,在死亡隨時出現的年代和背景下,生命似乎被輕視了:“無需重理/廟堂審判”,生命如糞土。而且不僅被別人鄙視,當事人也鄙視自己的生命,可英雄也是英雄。所以,如果讀者能看出玉子是在用人生的旅程和偉大的長征來比喻,而妳讀過巴別爾的《騎兵》,妳就會理解玉子對長征的獨特書寫和對勇敢戰士的勇敢贊美。

詩末“兒女情長”二字,意為久久。那個艱苦卓絕的時代過去了,在歌舞升平的歲月裏,人們更加珍惜生命,或者說,珍惜生命。玉子的詞“兒女情長”戛然而止,我對這首詩的評論也就此打住,否則就破壞了那悠長的意境。

同樣,在《城市生活的四個剪影》中,玉子用四個剪影寫出了現代都市裏的物欲之山,埋沒了我們的自由;名利之河失去了我們明亮的眼睛;精心打扮的外表下,有壹個紙人,我們的心已經被犧牲了。由於篇幅原因,我在這裏不詳細評論這首詩。

(3)深情的金錢

其實對世界的悲憫,對人生的哲學思考,都是很深的感情。這部分我想說的是玉子的另壹種深情,壹種煙火。

我很喜歡《牽掛》這首詩,當時還有點欣賞。“關心是蟲/活在我心裏/慢慢啃妳”可能就是這句話,對我來說有太多的動力,誰沒被關心啃過?“煩惱是壹棵樹/它昨天還是幹的/春風過去了/它突然變綠了”。有多少煩惱是無望的,絕望的,無處安放的,卻只是不停的割?“我擔心壹個湖/下雪了/湖面結冰了/冰下有魚在遊”,靜水很深,不是越來越深嗎?妳想越來越被凍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讀這樣的詩,就是讀另壹顆心,魚的,我們自己的。

在《綠皮火車的車站》中,充滿了對壹個時代的深情懷念和懷念。車站的燈光溫暖著旅客,旅客也分擔著車站的孤獨。那時候的人都是有耐心的,從很遠的地方慢慢回家,從家裏慢慢往很遠的地方趕。綠皮火車承載著對家鄉的懷念和對遠方的向往,而小站則是情懷和夢想的休息和延續...

《清明》裏,為了父母,為了自己,玉子把思念傾註在父母身上,那壹句“天空之下/我們已經是壹座山/壹條河”表現了壹種責任感。在《吾愛同誌》中,那種互相關心,相守壹生的感覺融入了詩中:“我的愛/妳能找到嗎/我們正壹天天成為同壹個人:/做著同樣的夢/生著同樣的病/說著同樣的話/笑著同樣的笑”。我想,當我們讀到這樣壹首詩時,我們壹定都會笑,暗暗感謝玉子寫出了我們的感受。這是壹種* * *歌,是深情喚起的!

(四)生動形象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是意義和意象的綜合體,是作者主觀意圖和客觀形象的具體表現。艾青在《詩論》中詩意地描述了這壹意象:“意象:在花叢中,在草叢中,在泥沙的淡黃色道路上,在寂靜而熾熱的陽光下飛翔...它是壹只蝴蝶——當它終於被抓住時,拍動翅膀後,真實的形狀和鮮艷的顏色就粘在白紙上了。”當我讀玉子的詩時,我總是被生動的意象所感染。我有時會問玉子他是怎麽想出這個主意的,玉子會說:“我突然想到的。”我想也許這就是靈感。

我至今還記得讀《春猝不及防》這首詩時的感覺。

妳的小紅花/繡著蝴蝶和三月的風/是如此鮮艷,妳的微笑/敲著我困倦的門。

我突然被這件小紅襖抓住了。它熱情、聰明,在新綠的眼睛裏微笑(這首詩,玉子配了壹棵新綠的草)。把春天的顏色、溫度、動靜都展現的淋漓盡致,那麽自然,不加修飾。

《妳的眼睛深處》可以說是壹首意象純粹的詩。星星凍散了,山上的骨頭像壹幅抽象畫。我們似乎捕捉到了什麽,卻無法描述。至此,魚兒編織出壹片田野,美麗而模糊,交織而迷茫無聲;而我們,卻沈浸在這種明顯的曖昧中。星星,小山,骨頭不清楚嗎?碎片化的概念不清晰嗎?它不僅清澈,而且如此空靈美妙。然而,這首詩寫的是什麽?我們迷離,朦朧,陶醉。這是詩!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喜歡每個人心中站牌上耀眼的空白。

《雨中花之城》裏,黃昏半掩的門,五月的槐花,千年的玄鳥,還在燃燒的香……這首詩是玉子送給他老師的。當我寫這篇評論時,我突然想到我想讓玉子為我寫壹首詩。

壹擡頭發現寫了差不多2700字,就到此為止吧。我想說,就像顏真卿和劉公權的話裏說的,有人更喜歡顏真卿的,有人更喜歡劉公權的,我喜歡讀玉子的詩,寫這篇評論,並不代表玉子的詩就真的那麽好。玉子,妳不這樣認為嗎?還是妳的詩有很多好處我還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