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威廉·華茲華斯的水仙花已經過時了。

威廉·華茲華斯的水仙花已經過時了。

這首詩是華茲華斯的代表作之壹。創建於1804,發布於1807。這首詩描述了華茲華斯在1802年看到的水仙花的景象。據詩人的妹妹多蘿西(Dorothy)說,華茲華斯拜訪壹位朋友回來:“當我來到科羅巴公園(Koroba Park)那邊的樹林時,我看到水邊長著幾株水仙花。我們認為壹定是湖水把種子漂到了岸邊,這壹小群繁殖了起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往前走。最後,在樹蔭下,我們看到了我從未見過的如此美麗的水仙花,它們生長在湖邊壹條大約有壹條鄉間小路那麽寬的地帶。它們點綴著長滿苔蘚的巖石,有的把花序靠在巖石上,仿佛枕在枕頭上;有的搖擺著,蕩著,跳著,仿佛在笑迎著從水面吹來的風。它們看起來好開心,眼花繚亂,千姿百態,這裏壹束,那裏壹束,高地上零星的幾棵樹。但是,只有幾棵樹,並沒有破壞那條繁華大道的簡潔、協調和活力。我們休息了又休息。海灣裏有風暴,遠處是海浪聲……”大自然奇妙的景色讓詩人興奮不已,成為美好的回憶,於是詩人寫下了這首不朽的抒情詩。

關於詩的最後壹節,有人認為畫蛇添足,讀者不用寫也能體會詩人贊美自然的意圖。但這首詩只是反映了壹種“平平安安回憶起來的情感”,而不是當時的土話。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情感泛濫。經過壹段時間的沈思,他再次表達的感情總有壹些合理性。

《水仙》是威廉·華茲華斯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其口語化的語言是浪漫主義風格的壹大特色。文筆簡潔清新,自然流暢。這首詩強調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記憶的重要性。

這首詩的前兩節描寫了詩人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第三節描述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喜悅與平靜。詩人用了第壹人稱(浪漫主義的另壹個特征),把自己比作壹朵浮雲,在這朵水仙花上俯視著他們。詩人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熱愛:雲在漫遊,浪在舞蹈,但他強調的是水仙花。他把他們寫成了“壹群人”、“壹個主持人”、“壹個公司”、“他們跳舞,折騰他們的頭”,他們還表達了他們高興的心情!

在這首詩的最後壹節,詩人強調了記憶的重要性。他告訴我們,當他心情空虛或沈思時,壹簇簇美麗的水仙花就會出現在他的記憶中(閃現在那只進來的眼睛上),詩中的“進來的眼睛”指的是他的記憶。他們幫助他度過了壹生中的困難時期。當我們孤獨無助時,我們也可以回憶壹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時光,讓自己感覺更好。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英國詩人,與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羅伯特·騷塞並稱為“湖泊詩人”。他的詩歌反新古典主義,平淡典雅,開創了壹種新的浪漫主義詩歌風格。他最重要的詩集《抒情歌謠》於1798年與柯勒律治壹起出版,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1843年被授予桂冠詩人。

水仙花在英國學生中很受歡迎。在2004年華茲華斯基金會組織的朗誦活動中,超過26萬名英國中學生同時朗誦了這首詩,創下了同時朗誦壹位詩人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