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王》是藏族人民創作的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創作至今已有1000多年,是至今仍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口耳相傳的活態史詩。目前,格薩爾王已傳播到世界上約40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研究它的人都形成了世界性的理論。中國現有100多名格薩爾說唱藝人,其中藏族藝人90多名,蒙古族藝人約40名,還有少數土族藝人。
《格薩爾王》講述了壹個故事:很久以前,天災人禍遍布藏區,妖魔鬼怪橫行,黎族人民深受其害。慈悲的菩薩觀世音菩薩請求阿彌陀佛派天神之子下凡降伏惡魔,以助眾生脫離苦海。神的兒子,提巴嘎瓦,發誓要去藏區做黑發藏人的國王——也就是格薩爾王。為了讓格薩爾王徹底降魔,抑強扶弱,造福人民,史詩的作者賦予了他特殊的性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壹個神、龍、心(藏族原始宗教中的壹種強大的精神)合壹的半神英雄。
格薩爾來到人間後多次被陷害,但由於自身的力量和神靈的保護,他沒有被殺死,反而把所有害人的妖魔鬼怪都制服了。《格薩爾》從誕生之日起,就壹直在害人利己。5歲時,格薩爾和母親搬到了黃河岸邊。8歲時,淩部落也遷到這裏。12歲時,格薩爾贏得了部落的賽馬大會,獲得了王位,同時娶了森·朱江·穆為妻。
從此,格薩爾開始施展神威,東征西戰,四面八方,制服了入侵鄰國的北方惡魔,先後擊敗了霍爾的白王、姜國的撒丹王、門源的辛池王、大吃特吃的諾爾王、喀車松的耳石紅王、祝古的桂等,先後制服了幾十個“氏族”(古代西藏和小國國家的部落)。征服了人間妖魔之後,格薩爾功德圓滿,與母親郭M、王和姜壹起回到了天庭,宏大的史詩到此結束。
史詩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是研究古代西藏政治、經濟、軍事、宗教、語言、風俗的“百科全書”。
在此之前,人們認為史詩《摩訶婆羅多》是世界上最長的詩歌。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150年古印度詩人皮耶迪所作,長達40萬行。而英國利物浦的菲切特花了40年時間寫了129807行詩,歌頌了英國國王阿爾弗雷德的生平事跡。後來編輯李斯克幫他寫了2585行。作為故事的結尾,這本長書是用英語寫的最長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