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詩歌朗誦活動方案綜述
1.活動目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引導學生感受建國以來的輝煌成就,關註改革發展歷史,關心自己生活成長的家鄉,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孩子們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讓詩歌走進校園,用清脆的童聲、優美的詩詞迎接國慶的到來。
二、活動形式和內容:
1.參加對象:1-5年級全體學生參加班級集體詩歌朗誦,特長生除外。
2.朗誦內容:主要內容是贊美祖國,所選內容要求健康進步。
3.朗誦形式:朗誦表演等形式由各班自行設計,學生可自帶伴奏音樂。
三。時間:9月27日下午1: 00正式開始(中午不午睡)。
四。地點:教學樓U型場地。(如果當天天氣不好,將改在報告廳舉行。)
五、詩歌閱讀評分標準:
1,詩的內容健康向上,充滿愛國熱情。(20)有音樂和協調。(5分)
2.使用標準普通話,發音清晰流利。(25分)
3、語速適中,有感染力,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20分)
4、在閱讀過程中,合理運用表情和動作配合閱讀。(20分)
5、衣著整潔,外表自然,精神飽滿。(10分)
六、評分和獎勵方法:
1,評委打分,去掉壹個分,去掉壹個最低分,計算平均分作為該班的最終得分。
2.比賽共評出壹等獎8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5名。
七。法官和工作人員:
評委:王玉珠、單英明、黃麗麗、耿寧、張華、李毅、張玲、劉美江、劉亞楠。
主持人:張筱膺
音頻:於
攝影:鞠紅艷
八、競賽註意事項:
1,各班12:30開始取下來(帶凳子),體育老師負責安排各班座位,組織按順序坐好。學生坐朝西,不要坐得離第壹排臺階太近。各班背誦時面向臺階上的東站。)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普通班。(法官和工作人員除外)
2.比賽按照壹年級到五年級的順序進行,各班要提前等候。
3.比賽結束後,正常上第二節課。
4.各班將於9月22日上課前將背誦的題目報至德育處。
第二章總結國慶詩歌朗誦活動方案
為慶祝祖國71華誕,陶冶學生藝術情操,提高學生詩歌朗誦水平和語文素養,展示學生青春活力,營造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決定在國慶節之際,開展以“愛國愛校愛家”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比賽。為使活動有序、高質量進行,特制定本活動計劃。
壹.內容和形式參考
1.內容應是歌頌祖國、黨、家鄉、校園、生活的詩歌或散文詩,提倡結合實際進行創作。
2.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獨唱朗誦、雙人朗誦或小組朗誦、集體朗誦,以及適當的配音音樂和表演(音樂復制到FTP“國慶詩詞朗誦”文件夾,文件名為班名)。但形式要盡量多樣,但要突出朗誦,朗誦可以不要稿子讀,不要稿子的會適當加分。每個節目不超過5分鐘。
二。與活動有關的事項
1.參與者:所有學生。
2.程序:9月21開始,選擇體裁、內容、形式,選擇朗誦者,組織排練;9月26日,競賽的方案將按年級提交到德育處,德育處將於9月28日組織抽簽確定競賽順序。
9月30日下午,比賽正式舉行。比賽結束後,將朗誦作品交德育處存檔。
3.比賽時間:9月30日1: 40-4: 10。
4.地點:東操場
5、會場布置:
6.集合地點順序:學生會當天值班的各班學生班主任。
7.主持人:老師組織主持人培訓(學生推薦)。
8、音效、攝像:
9.評委:不是班主任的語文老師。
10,統分:
11.獎項:
12,評分方法:
本次演講比賽采用100的評分系統進行評判,要求正確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表達形式相統壹。
每個節目表演結束後,評委現場分析打分,節目統壹時去掉壹個分數,去掉最低分,剩下的平均分為選手最終得分。
為了公平公正,前三名節目統壹評分,從第四名節目開始突出積分。
13.獎項設置:壹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6名。
分別給班級3分,2.5分,2分。
其他每個參與班級將獲得1分。
第三,其他註意事項
1.參賽者必須遵守相關規定,按時參加會議、抽獎和比賽。
2.參賽選手必須使用普通話,提倡脫稿朗讀,充滿情感和肢體語言。
3.每位選手的比賽時間限制在3-5分鐘。如果超時或者不足,評委會適當扣分。
4.比賽順序由抽簽決定。中途不會改變順序,比賽需要緊湊。上場時間遲到65,438+0分鐘的球員將被視為棄權。
5.參賽者必須嚴格遵守比賽規則。在比賽過程中,如果有任何疑問,將由陪審團裁決。
6、全體學生應遵守場地紀律,做文明觀眾,對每壹位選手的比賽給予熱烈掌聲,未經班主任允許,不準早退或中途走。
第三章總結國慶詩歌朗誦活動方案
壹、指導思想
讀經典的書,做壹個有意義的人。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幾千年文明的重要載體。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而閱讀經典是壹個重要的途徑。
通過讀書活動,使這些傳統美德紮根於學生心中,對於豐富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教體局文件,我校專門開展了“中國夢·愛國情·成功”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二、活動主題
“中國夢,愛國情,誌在成功”的中國經典閱讀
三。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經典,讓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最終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過經典誦讀,讓學生接受中華傳統美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3.通過經典閱讀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想象力、創造力等思維能力。
4.通過閱讀經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5.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努力塑造學校的文化氛圍,打造書香校園和書香班級。
第四,閱讀內容
老師:根據活動主題選擇自己的內容。
學生: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學必須背70首古詩;各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讀感”與現代經典段落;根據活動主題選擇自己的內容。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安排
1,參與者
壹到九年級的班級和教研組。
2.參與形式
每個班必須保證壹個高質量的閱讀計劃,但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多報壹兩個。
3.入學要求
(1)參賽選手必須遵守抽簽、比賽的有關規定。
(2)參賽選手必須使用普通話,充滿情感和肢體語言。
③每位選手的比賽時間限制在3-5分鐘。太短或太長,評委都會適當扣分。
(4)比賽順序由抽簽決定,中途不會改變順序,所以比賽需要緊湊。
⑤比賽前全體師生必須按學校要求入場,遵守場地紀律,做文明觀眾,對每壹位選手的比賽給予熱烈的掌聲和鼓勵,不得擅自提前離場或中途走場。
4.獎項設置
根據我校實際,本次活動分為初中組和小學組。
初中組有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小學組壹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參賽教研團隊壹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不及物動詞評分標準(總分:10分)
1,儀器圖像1。
衣著大方、自然、整潔,舉止從容、正確?精力充沛?態度和藹。
2、語言表達3分
普通話標準,吐字清晰準確?語言生動,聲調、語調、聲音、節奏多種多樣,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符合詩歌朗誦的內容,表達能準確恰當,舒適愉悅。
3、情況看起來2分
體態、動作、手勢、表情、眼神能準確、生動、自然、形象地表達朗誦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氛圍,增強表達效果。
4、背誦效果3分
朗誦富有感染力,聲情並茂,富有魅力和表現力,能與觀眾產生* * *聲。
5、創造力1分
朗誦的形式是創造性的,配以適當的音樂或其他創造性的形式。
七、評分原則
比賽中,評委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壹分壹個最低分的平均值作為該隊的最終得分。比賽結束後,根據最終得分從高到低,獲得相應的獲獎等級。
八、會場安排
1,場地布置
2、會場紀律和組織安排
3.場館攝影
4.音樂